昔日大雙林有一寺,有二位主持僧,分為兩房居住。師兄名悟號,為五戒僧。師弟名達號,為七戒僧。一日,七戒僧無事清閑,同一位徒弟下山,勸世度人。行到三叉路口,忽聽見一個幼兒在路邊呱呱啼哭。七戒僧就叫徒弟,你將幼兒抱起來我看,是男子抱回寺撫養,若是女娃仍然安放路邊。徒弟走近前抱來看,卻是女娃。徒弟就不敢來抱,這時女娃啼哭更甚。徒弟說曰:「師父咱是出家人,須慈悲為本,咱無由此經過,由他生死,與咱無干,既然有看着,就救伊一條性命纔是。」七戒僧言曰:「徒弟說得有理。」就叫徒弟,你將幼女抱起來,同我到老懼家中,自有道理。就行到老懼門前,老懼就叫師父,今日難得下山來,請入堂上用茶。
七戒僧入內,坐在校椅,老懼入內捧茶,請師父喫茶。七戒僧用畢,開言對老懼說曰:「我今日下山之時,拾得一個女娃,叫徒弟抱來,我見你並無一男半女,不如交與你撫養,我有數兩銀子,付與你家中應用。」老懼接了銀子,就撫養此幼女。七戒僧作別同徒弟回寺。
不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過了十六年。一日七戒僧又下山,去勸世度人,行到三叉路口,心中思起,早年在此處拾一個女娃,交付老懼家中撫養,如今未知事體如何?不免到他家中看看。老懼就請師父入聽中喫茶,七戒僧就入堂中坐下,喫畢就問曰:「我當年拾有一位女娃,交付你撫養,未知現在如何?」老懼答曰:「此女年紀及筓,名曰碧蓮,生得甚為伶俐,足不出門庭。」七戒僧對老懼答曰:「你可叫碧蓮出來與我看。」老懼答曰:「這件事吾也不敢自主,吾自去問她,欲見你乎?」即隨入內,對碧蓮言曰:「今日妳師父來,妳可去見他。」碧蓮答曰:「今日是吾師父來,吾自然去拜見。」碧蓮隨懼出來,七戒僧看見碧蓮,生得美貌,十分姿色,心中頓生愛慕。碧蓮見了師父就入內去。七戒僧向老懼言曰:「吾這數兩銀子與你,吾要回去寺中,今夜等吾寺中課誦已畢,你將碧蓮帶到寺中,從後門入來。」老懼應允。其後七戒僧與碧蓮二人有私情。
不覺半載有餘,一日五戒僧坐禪之時,就知七戒僧與碧蓮作不正之事。一日正是八月十五夜,中秋佳節,五戒僧就辦一桌齋筵菓品,叫徒弟去請你師叔過來企茶。徒弟卽請七戒僧來到,師兄弟倆人飲數杯茶,五戒僧言曰:「今夜是中秋佳節,咱二人將蓮花為題,各吟詩一首。」七戒僧卽尊五戒僧先吟,五戒僧言曰:「今夜是吾請師弟過來喫茶,自應尊你先吟。」
七戒僧就吟曰:士,非是僧家體態,將這小徒弟僧帽採落來。皇后看見他有留髮,就罵和尚曰:「爾這野僧,好大膽,敢帶俗家人戲弄我麼?」和尚連忙奏曰:「凡我僧家收得徒弟,到十六歲方剃頭號名。」皇后問曰:「你這徒弟,今年多少年紀?」和尚答曰:「今年已有十六,未僧剃頭號名。吾不說,你亦不知,此係今日在途中收得徒弟,要到寺中參佛,才有剃頭。」皇后言曰:「應該取罪,帶念今日佛祖聖誕,就吾面前號名,叫佛印。」因此即叫佛印剃頭,即醒悟同和尚去到虎岳寺出家。不覺有數月間,能知前生之事。
有一日,蘇東坡年登十八歲,就上京赴試,到江都鎮就宿店,看見一位僧道,飲酒打拳。蘇東坡對僧道言曰:「師父你是出家人,應該修持齋戒,因何飲酒打拳?」僧道曰:「你是過路之人,與你何干?管吾是非。」東坡 曰:「此科功名若能成就,定除你這僧道。」果然此科功名,高中二甲進士,點入翰林院大學士,就拜王安石為座師。此時蘇東坡游進相府花園,賞花玩景。有一日,王安石清閑無事,在花亭坐下,就作詩曰:
昨夜西風過園林 吹落黃花滿地金
王安石正在作詩之時,家人來花亭稟曰:「相爺,外面同年要來相會。」王安石將筆放在桌上,出去迎接同年。此時蘇東坡玩景來到花亭,觀見正是:「天上神仙府,人間宰相家。」又看見桌上題詩,即接續二句曰:
秋花不比春花落 吩咐詩人仔細吟
蘇東批寫畢而去,王安石接客回來,回到花亭,亦欲再作詩成就,看見下面有字跡,不知何人接續二句,詩中意卻嫌我,看這字乃是蘇東坡筆跡,王安石曰:「此人不識法度,待我明日早朝,奏上聖上聖旨,將蘇東坡謫貶去蘇州為刺吏。」經過揚州,蘇東坡騎馬赴任,一路上過了各府州縣之處,就觀山遊景,盡是風光秀美,氣象咸新,看見菊花謝落滿地,蘇東坡時見景心知覺悟,得罪座主,因此即被謫貶蘇州,到任之時,就出有一張告示僧道。告示曰:
蘇州府知縣蘇 示為:「
嚴示事以報鄉民,照得此處,多有僧道出入,進城來往迷惑人心,廣化民財,花消膿食,前者既往不咎,今者若有僧道進城,即拿來重責四十大板,遂解回原籍地方,若隱匿不報,後察出一體同罪,時出示知示者而法不遵,決不輕赦。」
此告示一出,蘇州城內外眾僧道,聞者莫不害怕,此示傳到各處,宮廟寺院,到僧個個心寒,傳到虎岳寺,寺內有一佛印禪師,聞如此事,就下山而去。
佛印作偈曰:
小僧移步下山林 百步從無一步平
正是山巖石徑處 只觀畫圖不觀行
佛印就到蘇州城內,至衙門前就將告示念熟,來到府前十鼓頂坐下。皂隸出來看見一個和尚,就說曰:「你這和尚好生大膽,敢坐在此,你可有看見張掛告示麼?」佛印答曰:「告示我有看見念熟。」皂隸曰:「你既然會念得,可念與我聽。」
佛印將告示念曰:
蘇州之府蘇 示為
嚴示事以報鄉民,照得此處,多有僧道出入,進成來往迷惑人心,廣化民財,花消膿食,前者既往不咎,今者若有僧道進城,既拿來重賞四十大板,遂解回原籍地方,若隱匿不報,後察出一體同罪,時出示知示者而法不遵,決不輕赦。
佛印將告示念了一遍,無遺失一字。皂隸曰:「告示果然念得熟,未知在此何事佛印答曰:「特來見你老爺,你與我去通報你老爺曉得,外面有一位詩僧要見你老爺。」皂隸答曰:「你這僧好大膽,我老爺自十八歲金榜標明,點入翰林院大學士,在宋朝吟有多少好詩,那一人不欽遵奉敬,你尚敢自誇詩僧。」佛印答曰:「不必多言,去稟就是。」皂隸入內,稟老爺曰:「外面有一個詩僧,要見老爺。」蘇東坡曰:「你去回他,既是詩僧,有何能說。」皂隸出來對佛印曰:「你有何能說?」佛印答曰:「我寺中缺欠錢糧,特來化緣,施主你代我稟。」皂隸入內稟老爺曰:「詩僧說,寺中缺欠錢糧,特來捐化施主。」東坡曰:「原來事化僧,說什麼是詩僧,詩僧就將青石板為題,青石板上,難得下穿。」出來答曰:「我老爺言,為官清廉,如青石板上,難得下穿。」佛印應曰:「我身似鐵穿過幾千條。」皂隸入內,稟老爺曰:「詩僧說他身似鐵,穿過幾千條。」東坡曰:「對僧言我老爺說得,堂前現放名爐火。」皂隸將此言對僧曰。佛印曰:「拔到天河水灌下。」皂隸入內稟曰:「僧說拔到天水灌下。」東坡曰:「對的甚妙。將虎岳寺為題,叫他在吟詩一首。」皂隸向僧言曰:「就將虎岳寺為題,命你吟一首。」
佛印吟曰:
虎岳一老僧 要解無根樹
能取天邊月 會點海底燈
拿的南山虎 捉了北海龍
腦中藏玉線 諸般件件能
皂隸將此詩入內老爺,果然是詩僧。東坡曰:「若然如此,請他入內相見。」皂隸出來說:「我老爺請你入內相見。」佛印答曰:「既然你老爺要請我,何不開中門與我進去。」皂隸入內稟曰:「詩僧既然要請他,須開中門。」東坡曰:「他既如此說,就開中門,看他從哪一門進來?」皂立即時開了中門,佛印果然從中門入來。
東坡看見心中不悅,逐即吟詩曰:
江水滔滔不斷頭 只因水落向東流
佛印知東坡心中不悅之意,即吟兩句讚曰:
昨日虎岳山上坐 一輪明月照蘇州
蘇東坡知佛印詩中讚我圍觀清廉。
東坡言曰:「法師你有此飽學高才,何不上京求得一官半職,上可蔭祖宗父母,下可蔭妻子兒孫,豈不是好,為何出家?」
佛印即作偈曰:
自幼功書入學堂 果然下筆有文章
鰲頭鎮在千同裡 丹桂開時萬里香
三汲浪中龍獻掌 久重雲外鳳呈祥
還是出家修行好 勝過皇家作棟樑
蘇東坡言曰:「法師果然有此好詩,在將浮萍草為提,你再吟詩一首,要你堂光上樑為題韻。」
佛印即吟詩曰:
浮萍金甲滿畫室 不覺明月透天光
有朝風捲泥沙上 燕子卸來繞畫梁
東坡曰:「法師果然作的好。」未知色心如何,就叫一個美女捧茶出來。
東坡曰:「就此美女為題,再吟一首。」
佛印就吟詩曰:
十指尖尖捧杯茶 嬌容體態貌如花
東坡愛惜千金寶 小僧看見爛冬瓜
東坡問曰:「法師美女好麼?」佛印曰:「好是好壞了身中寶。」又說一故事,昔日楚平王,因為色破了國,兵敗財散與子亡,文武都煩惱。楊貴妃與?己,敗國亡家,如柪材朽木,貪了他傾了家,愛了他死的早,歸家即可多少粉來抹骷髏,卻被害得顛顛倒倒。東坡悔悟,即吟詩二句曰:
從今不剪煙花債 保養元精無價寶
蘇東坡就拜佛印為師父,佛印恐東坡退心,
即作偈曰:
朝中宰相與公侯 都是前生累劫修
前生作福金生受 何必勞力苦追求
若肯玄中提一念 西方路上有根由
世間多少名利客 便轉沉思不回頭
蘇東坡就知佛印詩中意思,恐怕我有退失之心。
東坡作偈曰:
識破紅塵就出家 五湖四海放丹砂
飢餐松柏山花子 渴飲清泉漫錦茶
鉛汞採煉乾坤老 睡謫蟠桃會上花
我今做得神仙過 不在宋朝金榜誇
佛印見東坡果然真心,要持齋修行,即作偈一首曰:
天地一輪磨 輪迴無近年
華屋量人斗 嬌妻渡客船
田園身後事 兒女眼前花
人生如寄子 超出是神仙
東坡就同佛印入山,去到虎岳寺出家修行,不覺有數月之間,蘇夫人在府中,痛思甚切。就對家人言曰:「相公在蘇州為官,被虎岳寺和尚勸去出家修行,永無回家之日。」家人曰:「夫人不必掛意,待小人明日去到虎岳寺,請老爺回府。」次日,家人果然來到虎岳寺,看見蘇東坡,即跪下,將詐語稟曰:「夫人故作許多不是之事,求老爺作急回府。」東坡聞言心中大怒,即時同家人一齊回府,行到山下而來,此時天色已晚,山下有一位土地公,化為老者,觀音佛祖化為女子,又化一間草舍,東坡來到此處,就與老者借歇一夜,睡到三更十分,忽然聽得哀哭之聲,遂起身來,看見數個解差,解一陣人犯過去。東坡問曰:「老公公此處乃是山邊僻地所在,為何解有人犯,拷打叫苦連天。」老者回答:「這事小老不知,你去問我小女,他食陰陽菜,他就知道。」東坡問小娘子曰:「這三更時分,為何解有一宗人犯經過。」小娘子答曰:「這是蘇子瞻得九玄七祖,公婆父母。」東坡問曰:「蘇子瞻因合適解決去?」小娘子曰:「因子瞻入山持齋修行,佛祖令他公婆送上天堂快樂,今被家人邪言詐語,去虎岳寺騙回府去,害他公婆被佛祖貶落地獄去受苦。」東坡曰:「未見其利,先見其害,不如轉去入山修行罷!」
佛祖看見子瞻不再思凡回家,遂將彩旗鼓樂八音,將他公婆送回天堂想快樂,蘇東坡忽然看見彩旗鼓樂之聲,就對小姑娘言曰:「此處是山邊僻地,並無有人家客店,亦無謝願成婚,安有彩旗鼓樂而過?」小娘子曰:「此是子瞻回心返意,要入山修行,不想回家而退道,佛祖大慈悲,將公婆昇天堂受快樂。」蘇東坡心下悔悟,即時回到虎岳寺內來,勇猛精神,加進堅修苦功,悟之前世之因,後修成羅漢果未。
Thursday, January 29, 2009
Tuesday, January 27,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廿二品 阿育王參問平浮爐
昔日有一位平浮爐尊者,有三位徒弟,雲由四方,看見婆娑世界,富貴榮華 心中生念念不捨之意,平浮爐就三個徒弟,謫貶下凡投胎出世。一個投在竺國出世,名曰阿育王,後為國王。一個投在李家出世,名曰李伯期,官拜丞相之職。一個投在花家出世,為女人,名曰花水英,配與李伯期為妻。阿育王母常設齋筵款僧人,平浮爐亦來赴齋筵,到晚間方至。阿育王問曰:「你從何處來得遲?」僧答曰:「小生因赴天下之供筵,因此來遲。」阿育王問曰:「一人安能赴天下之供?」
僧作偈答曰:
千山同一月 萬戶盡皆春
千山有水千山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阿育王遂不答。平浮爐是夜,令夢神前去阿育王身前,顯出惡夢之兆。次早,李伯其上朝,奏上一本。章曰:「臣李伯期穆首,自我主持齋以來,龍顏消瘦,玉體漸衰,臣仰觀之心中不忍,冒死投章,伏望我主准奏,可開齋破戒,是臣之望切至意也。」阿育王曰:「觀親所奏,甚慕寡人之心,但寡人昨夜三更忽得一夢,見二隻猛虎,又有一棵真龍樹,樹上垂二條紫哈藤落來,寡人扯藤上去,卻被黑白二鼠咬斷,觀上面有滿天黃蜂,觀下面萬丈深坑,觀東邊有三毒龍,觀西邊有四條毒蛇,觀眼前忽然有狐狸沖光而過,驚醒未知主何吉凶?卿可解此夢兆,寡人即依卿所奏,如解不得,定擬欺君之罪。」李伯期連忙奏曰:「容臣明日早朝回奏。」
伯期遂回府中,花水英問曰:「相公今早見朝如何?」伯期將君王命解夢之事說了一遍。水英曰:「此事佛門之事,非你讀書者所能之也。你可到前山,求我師父一齋同進朝面聖。一為君王圓夢,二為相公分憂。」伯期大喜,同師父入朝,奏曰:「臣妻前拜平浮爐為師,今日請他同來,為我主圓夢。平浮爐奏曰:「未知我主何兆?」阿育王曰:「昨夜寡人於三更的時候,夢見有二隻猛虎,又有一棵真龍樹,樹上墜二條紫哈藤落來,寡人扯藤上去,卻被黑白二鼠咬斷,觀上面滿天黃蜂,觀下面萬丈深坑,觀東邊是三毒龍,看西邊是毒蛇四條,看眼前忽有狐狸沖光而過,卻驚醒未知主何吉凶?養望尊師為我解之。」平浮盧進前啟奏曰:「一柯真龍樹,此乃我王身體。二隻蒙虎,乃是生死。紫哈藤乃是呼吸。黑白二鼠,乃是光陰。滿天黃蜂,乃是滿朝文武。萬丈深坑,此乃是金殿。三毒龍,乃是貪嗔痴。四毒蛇,乃是酒色財氣。狐狸沖光,乃是性命無常。此乃是摧君王及早修行,持齋皈依之兆。」
阿育王再問曰:「寡人昨夜,復夢見一天神,立在雲端,高聲叫曰:「這裡有那裡有,這裡有那裡無,這裡無那裡有,這裡無那裡無。」平浮爐聞言遂對王言曰:「這裡有那裡有,是我王掌萬民之主,為萬民之主的,掌山河社稷,要用那一物都有,今持齋修行,至後來功完果滿,要用什麼物都有。這裡有那裡無,是伯期丞相,官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世界上要用什麼物都有,現今不知回頭要用衣物都無,清茶淡飯,至後日歸家之時,要用那一物都有。這裡無那裡無,就是街上乞丐,再世間要用一物都無,今不知回頭,到日後墬落輪迴,叫做半點盡都無,有偈為證。」
平浮爐作偈曰:
二鼠咬藤百年苦 四蛇為井萬世憂
此時咬斷雙根草 沉淪如何得出頭
阿育王聞得此妙計,心中大悟,遂拜他為師,說曰:「寡人有緣育得活佛出世,求師傅為弟子授記。」平浮爐曰:「授與你無生頓悟玄妙法,你努力精進切莫退道。」阿育王問曰:「當讀誦何種經典,能生脫死?」平浮爐曰:「貧道有本無字真經,出息不步眾緣經,有百千萬卷。」阿育王聞言大有性悟,遂答曰:「今悟得無生最妙法,心空諸法。」於是李伯期在旁邊,觀見師傅議論,真通達於佛理,李伯期大悟,就拜尊者為師傅。阿育王、李伯期、妻花水英,三人同時持齋修行,勤修學道,平浮爐作偈曰:
識破紅塵心自休 迴光返照永無憂
君臣學道針投線 皇圖穩固萬萬秋
後來師徒四人,修真煉性,共證無生妙相,修成正果。
僧作偈答曰:
千山同一月 萬戶盡皆春
千山有水千山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阿育王遂不答。平浮爐是夜,令夢神前去阿育王身前,顯出惡夢之兆。次早,李伯其上朝,奏上一本。章曰:「臣李伯期穆首,自我主持齋以來,龍顏消瘦,玉體漸衰,臣仰觀之心中不忍,冒死投章,伏望我主准奏,可開齋破戒,是臣之望切至意也。」阿育王曰:「觀親所奏,甚慕寡人之心,但寡人昨夜三更忽得一夢,見二隻猛虎,又有一棵真龍樹,樹上垂二條紫哈藤落來,寡人扯藤上去,卻被黑白二鼠咬斷,觀上面有滿天黃蜂,觀下面萬丈深坑,觀東邊有三毒龍,觀西邊有四條毒蛇,觀眼前忽然有狐狸沖光而過,驚醒未知主何吉凶?卿可解此夢兆,寡人即依卿所奏,如解不得,定擬欺君之罪。」李伯期連忙奏曰:「容臣明日早朝回奏。」
伯期遂回府中,花水英問曰:「相公今早見朝如何?」伯期將君王命解夢之事說了一遍。水英曰:「此事佛門之事,非你讀書者所能之也。你可到前山,求我師父一齋同進朝面聖。一為君王圓夢,二為相公分憂。」伯期大喜,同師父入朝,奏曰:「臣妻前拜平浮爐為師,今日請他同來,為我主圓夢。平浮爐奏曰:「未知我主何兆?」阿育王曰:「昨夜寡人於三更的時候,夢見有二隻猛虎,又有一棵真龍樹,樹上墜二條紫哈藤落來,寡人扯藤上去,卻被黑白二鼠咬斷,觀上面滿天黃蜂,觀下面萬丈深坑,觀東邊是三毒龍,看西邊是毒蛇四條,看眼前忽有狐狸沖光而過,卻驚醒未知主何吉凶?養望尊師為我解之。」平浮盧進前啟奏曰:「一柯真龍樹,此乃我王身體。二隻蒙虎,乃是生死。紫哈藤乃是呼吸。黑白二鼠,乃是光陰。滿天黃蜂,乃是滿朝文武。萬丈深坑,此乃是金殿。三毒龍,乃是貪嗔痴。四毒蛇,乃是酒色財氣。狐狸沖光,乃是性命無常。此乃是摧君王及早修行,持齋皈依之兆。」
阿育王再問曰:「寡人昨夜,復夢見一天神,立在雲端,高聲叫曰:「這裡有那裡有,這裡有那裡無,這裡無那裡有,這裡無那裡無。」平浮爐聞言遂對王言曰:「這裡有那裡有,是我王掌萬民之主,為萬民之主的,掌山河社稷,要用那一物都有,今持齋修行,至後來功完果滿,要用什麼物都有。這裡有那裡無,是伯期丞相,官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世界上要用什麼物都有,現今不知回頭要用衣物都無,清茶淡飯,至後日歸家之時,要用那一物都有。這裡無那裡無,就是街上乞丐,再世間要用一物都無,今不知回頭,到日後墬落輪迴,叫做半點盡都無,有偈為證。」
平浮爐作偈曰:
二鼠咬藤百年苦 四蛇為井萬世憂
此時咬斷雙根草 沉淪如何得出頭
阿育王聞得此妙計,心中大悟,遂拜他為師,說曰:「寡人有緣育得活佛出世,求師傅為弟子授記。」平浮爐曰:「授與你無生頓悟玄妙法,你努力精進切莫退道。」阿育王問曰:「當讀誦何種經典,能生脫死?」平浮爐曰:「貧道有本無字真經,出息不步眾緣經,有百千萬卷。」阿育王聞言大有性悟,遂答曰:「今悟得無生最妙法,心空諸法。」於是李伯期在旁邊,觀見師傅議論,真通達於佛理,李伯期大悟,就拜尊者為師傅。阿育王、李伯期、妻花水英,三人同時持齋修行,勤修學道,平浮爐作偈曰:
識破紅塵心自休 迴光返照永無憂
君臣學道針投線 皇圖穩固萬萬秋
後來師徒四人,修真煉性,共證無生妙相,修成正果。
Sunday, January 25,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廿一品 梁武帝拜求誌公師
昔日有一座寺院,主持僧二人。分為東西兩房。東房主持僧法堂前,有一蚯蚓,早晚聽經天性最靈,每至五更時分,蚯蚓便鳴,主持僧叫諸徒弟起來,參佛課誦經文,時刻準確無失。西房主持僧見東房師兄,每日五更早便起來,參佛課誦經文,遂對朱徒弟嚴責,罵曰:「你眾人何不看東房師兄弟,修行甚謹慎,五更早便就起來,參佛課誦,唸金剛經,爾等如此懶惰貪眠,非是修行之人。」
忽一日,西房有一徒弟,就去問東房徒弟曰:「師兄,你眾人如此精神,每五更清早,因何知醒起來,此是何也?我等貪眠,睡到天明,尚不知醒。」東房徒弟答曰:「我個個亦是貪睡好眠,因是我師父法堂前,有一蚯蚓,每至五更時分便鳴,我師父若聽蚯蚓鳴,就叫眾人齊起來參佛誦經,因此時刻極準無有失誤。」西房徒弟聞此言,暗恨蚯蚓而回。
有一日,西房師父出去,其徒弟就燒了一鍋熱湯,捧出來,看見東房師徒不再寺,遂將熱湯灌落蚯蚓穴中,蚯蚓即被燙死。次早天明,東房住持憎,無聽蚯蚓鳴,就叫徒弟起來尋匿,徒弟看見蚯蚓既死,就稟知師父,師父出來看見,就與他超渡。蚯蚓蒙師父超渡,後得轉人身,出世為樵子,每日賣材生活。西房徒弟犯殺生戒,福氣消盡,墬落出世為猴,其靈性最經好供佛。其樵子亦是行善好供佛。樵子每日登山砍材,一日來到山中,看見有一座破廟,樵子就入廟內,見此廟半壞,有三尊佛像。頭頂厝瓦破壞露天,樵子恐三尊佛像,受雨露濕壞,即時回家買三頂大笠,來遮蓋佛像。一日正欲登山砍材,來到溪邊,看見有七位秀士,欲過溪不能得過,樵子看見,連忙手抱七塊大石頭,舖於溪中,於是眾人得過去。
是時山神土地,奏上天庭,凡間有樵子善心,起蓋三寶殿,造下七星橋。樵子每日登山砍材,便手持鮮花,到山邊廟中供佛。其猴每日一手持花來奉佛,看瓶中有花,遂將瓶中花拔落去,就將自己花插在瓶中。其猴去後,樵子砍材回來,經過廟口歇下,隧到廟內觀看,自己的花擲在地上,瓶中所插不是自己的花,就想此處乃是荒山僻地,無人來往,此花從何而來,自己花為何擲在地上,遂將材挑回家中,明早又持花供佛,將花插在瓶中,就躲在廟們邊偷看。不一時,有一猴手持鮮花,來到佛祖殿上,將瓶中花抽下,將自己的花插在瓶中。樵子看著大喝一聲,其猴回頭就走,樵子隨後趕去,猴就走入空洞。樵子看見趕到洞口,就將洞門用大石塞住。其猴不能得出,遂在洞內餓死。此二人乃前是果報。
後來樵子壽數已盡,天地見他有大功德,將樵子撥去梁國出世,性蕭名衍,後來為梁武帝。其猴撥去魏國出世,性猴名景,後官拜將軍,領兵為困臺城,此是後語。在言梁武帝,性善信佛持齋,拜誌公和尚為師,稀氏皇后亦拜雲公和尚為師。有一日雲公和尚開堂說法講經,稀后請梁武帝來聞經,武帝請誌公同來聽法。雲公和尚登堂說法講經,即時飲酒食肉。誌公進前問曰:「雲公你現今為國后之師,今登堂說法,因何飲酒食肉?」雲公答曰:「我飲食之猶如無食。」誌公曰:「恐你後來遂作之猶如無作之。」
其後雲公福盡氣消,死去墜落牛胎,誌公就對梁武帝說此事情,梁武帝不信。誌公一日遂同梁武帝,野外同遊觀山玩水,信步而來,行到野田,看見有一隻花色牛在此耕田,誌公對梁武帝曰:「這就是雲公。」帝曰:「師父怎知之?」誌公曰:「帝若不信,可叫三聲便知端的。」帝連叫三聲,這頭花牛便四腳跪地,兩眼流淚。誌公問曰:「你前日登堂說法,你自言道,食之猶如無食,今日墮落作花牛。」花牛聞此言後遂自觸犁而死。梁武帝大驚,隨即作偈曰:
堅持修行度眾生 冒犯口業罪不輕
酒肉不除登臺座 雲公說法墮牛身
帝看見果有此惡報,心中之悟,堅受信心。然還有奢華習性未改,常請誌公師父來作會,就命歌女演戲。誌公心中不悅,武帝常在戲碼大鬧之時,就問師父曰:「這戲好看嗎?」誌公答曰:「我不知。」武帝曰:「戲在你面前做,為何不知?」
誌公曰:「我主不信,可將獄中重犯,放出三人來交我,我自有道理。」帝即將獄中重犯放出三人,跪在誌公面前。誌公即對罪人曰:「你三人皆是死罪,我今日將水一盆,安在每人頭上,如等跪在戲臺前,待戲做完之時,水無一滴出來,我就奏上萬歲,赦如無罪,水若有一點溢出,此罪不赦。」重犯依法而去,跪在戲臺前。戲劇大鬧之時,誌公就對帝言曰:「我主問你重犯,戲碼好看麼?」帝叫犯問曰:「戲作的好麼?」重犯答曰:「吾等不知。」帝聞言罵曰:「戲在如面前,為何不知!」重犯奏曰:「罪人只顧生命,不知戲劇好看。」誌公師父就對帝言曰:「修行之人,亦是如此。」即赦犯人無罪,犯人得生,歡喜回家而去。
誌公作偈曰:
一盆清水綠悠悠 把來安在罪人首
君王演戲無心看 只為性命不舉頭
帝聽此偈,心中之悟,隨棄奢華之心。有一日帝向誌公言曰:「寡人自持齋佈施僧供佛,意欲五里造一庵,十里造一寺,功德可謂大乎?」誌公答曰:「毫無功德。」帝曰:「師父如說寡人前生樵子,起蓋三寶殿,造下七星橋,此功德甚大,今得國王之位,造許多庵寺,供眾僧居住,卻無功得何也?」誌公答曰:「吾生前生為樵子,乃是自己善心起蓋三寶殿,造成七星橋,乃是自己之力,方有功德。今日吾主為帝,欲起庵院,必宣招民夫,乃勞力人眾,實無功德。」帝見師父言之有理,心中轉悟,每日懇求師父講道德,江山寧不要。
欷氏見新王置江山不顧,心中不悅,即想毀謗佛法,耍使誌公破戒,就殺狗作饅頭,假意請誌公到內宮來做會,破了他佛戒,殺他性命。誌公早先知覺,即時對帝曰:「欷后明日欲請吾入內宮,破吾佛戒,害我性命,我在內宮,若有難,吾將拔鼓打響,吾主當趕來就吾。」帝曰:「不妨。」皇后次日,果來請入內宮,將饅頭賜與吃。誌公言受罪不敢吃。欷后大怒,欲害性命。誌公即命徒弟,將拔鼓打起,將饅頭擲到御花園,變作四樣婚菜,蔥韭薤蒜,此四樣乃是五幸之物。帝聞得拔鼓響,連忙到內宮。梁武帝聖駕已到,遂救誌公師無事。武帝就大罵欷后,在內宮害人,後來看你如何報應?欷后因欲破誌公佛戒,被天地消福減壽,身染重病,受苦報而死。無常鬼卒,拿去見閻君。閻君判明大怒,將欷后押入地獄中受苦。後將欷后謫貶墬落,變作蟒蛇之報應。
欷后受苦至極,咽喉如針之細,腹肚似海之大,盡日飢餓,不能飲食。身中鱗甲被虫亂咬,苦痛難當,無處安身。梁武帝自皇后死後,未曾入內宮。有一日,來到內宮,舉頭忽見上有一條蛇,正在鳳樓上。見帝看就叫君王曰:「你來就妾。」武帝曰:「你是誰?」蟒蛇曰:「妾是欷后,因前生耍破誌公師父戒,殺生害命,今日變作蟒蛇之報,求君王慈悲,帶念夫婦之情,求請誌公師慈悲,代妾謝罪。」梁武帝聞欷后哀求慘聲,帶念夫婦之情,就懇求誌公師父大發慈悲,代欷后懺悔罪愆。武帝就備辦香齋菜品共筵,誌公課誦大藏經。
誌公師作偈曰:
勸人無事休謗佛 謗佛罪重苦無邊
迎風點火燒自己 含血噴天污自口
梁武帝聞得此偈,心中哀切,誌公看見梁武帝甚哀切,心中不忍,即送大藏經、金剛經,造梁皇懺,請佛祖懺最超昇。武帝忽見空中,有一人飛騰在雲端裡曰:『吾乃皇后變蟒蛇,多蒙君王大恩,師父法力超昇天上。』梁武帝聞言加進修行,日夜猛進,精進勤修苦功。有一日,問誌公曰:『弟子何時成道?』誌公用手對咽喉直指,武帝不解其意。誌公對武帝言曰:『你在此榮華富貴難離,可移居山林方纔成道作佛。』武帝依此言語,即遷去臺城修行參道。誌公知道梁帝該受這果報,誌公逐即拜別君王而去。
梁武帝自師父別後以來,忽一日,魏國侯景反叛,帶領兵馬殺到臺城而來,將臺城團團圍住。梁武帝此時飲食全無,臨危急難之時,逐有退道之心。誌公駕雲在空中,高聲言曰:『此正是叫你還他三世因果,不可生退道之心。』武帝聞此言,欣然餓死在臺城。
梁武帝作偈曰:
是我當初不知因 本是同根一脈人
爾因圍城取我命 我今臺城還爾因
侯景乃答曰:
我是紅塵不知因 不識同根一脈人
武帝坐蓮飛昇去 立即收兵盡除根
其後梁武帝身坐蓮臺,登空而去,修成得羅漢果位。
忽一日,西房有一徒弟,就去問東房徒弟曰:「師兄,你眾人如此精神,每五更清早,因何知醒起來,此是何也?我等貪眠,睡到天明,尚不知醒。」東房徒弟答曰:「我個個亦是貪睡好眠,因是我師父法堂前,有一蚯蚓,每至五更時分便鳴,我師父若聽蚯蚓鳴,就叫眾人齊起來參佛誦經,因此時刻極準無有失誤。」西房徒弟聞此言,暗恨蚯蚓而回。
有一日,西房師父出去,其徒弟就燒了一鍋熱湯,捧出來,看見東房師徒不再寺,遂將熱湯灌落蚯蚓穴中,蚯蚓即被燙死。次早天明,東房住持憎,無聽蚯蚓鳴,就叫徒弟起來尋匿,徒弟看見蚯蚓既死,就稟知師父,師父出來看見,就與他超渡。蚯蚓蒙師父超渡,後得轉人身,出世為樵子,每日賣材生活。西房徒弟犯殺生戒,福氣消盡,墬落出世為猴,其靈性最經好供佛。其樵子亦是行善好供佛。樵子每日登山砍材,一日來到山中,看見有一座破廟,樵子就入廟內,見此廟半壞,有三尊佛像。頭頂厝瓦破壞露天,樵子恐三尊佛像,受雨露濕壞,即時回家買三頂大笠,來遮蓋佛像。一日正欲登山砍材,來到溪邊,看見有七位秀士,欲過溪不能得過,樵子看見,連忙手抱七塊大石頭,舖於溪中,於是眾人得過去。
是時山神土地,奏上天庭,凡間有樵子善心,起蓋三寶殿,造下七星橋。樵子每日登山砍材,便手持鮮花,到山邊廟中供佛。其猴每日一手持花來奉佛,看瓶中有花,遂將瓶中花拔落去,就將自己花插在瓶中。其猴去後,樵子砍材回來,經過廟口歇下,隧到廟內觀看,自己的花擲在地上,瓶中所插不是自己的花,就想此處乃是荒山僻地,無人來往,此花從何而來,自己花為何擲在地上,遂將材挑回家中,明早又持花供佛,將花插在瓶中,就躲在廟們邊偷看。不一時,有一猴手持鮮花,來到佛祖殿上,將瓶中花抽下,將自己的花插在瓶中。樵子看著大喝一聲,其猴回頭就走,樵子隨後趕去,猴就走入空洞。樵子看見趕到洞口,就將洞門用大石塞住。其猴不能得出,遂在洞內餓死。此二人乃前是果報。
後來樵子壽數已盡,天地見他有大功德,將樵子撥去梁國出世,性蕭名衍,後來為梁武帝。其猴撥去魏國出世,性猴名景,後官拜將軍,領兵為困臺城,此是後語。在言梁武帝,性善信佛持齋,拜誌公和尚為師,稀氏皇后亦拜雲公和尚為師。有一日雲公和尚開堂說法講經,稀后請梁武帝來聞經,武帝請誌公同來聽法。雲公和尚登堂說法講經,即時飲酒食肉。誌公進前問曰:「雲公你現今為國后之師,今登堂說法,因何飲酒食肉?」雲公答曰:「我飲食之猶如無食。」誌公曰:「恐你後來遂作之猶如無作之。」
其後雲公福盡氣消,死去墜落牛胎,誌公就對梁武帝說此事情,梁武帝不信。誌公一日遂同梁武帝,野外同遊觀山玩水,信步而來,行到野田,看見有一隻花色牛在此耕田,誌公對梁武帝曰:「這就是雲公。」帝曰:「師父怎知之?」誌公曰:「帝若不信,可叫三聲便知端的。」帝連叫三聲,這頭花牛便四腳跪地,兩眼流淚。誌公問曰:「你前日登堂說法,你自言道,食之猶如無食,今日墮落作花牛。」花牛聞此言後遂自觸犁而死。梁武帝大驚,隨即作偈曰:
堅持修行度眾生 冒犯口業罪不輕
酒肉不除登臺座 雲公說法墮牛身
帝看見果有此惡報,心中之悟,堅受信心。然還有奢華習性未改,常請誌公師父來作會,就命歌女演戲。誌公心中不悅,武帝常在戲碼大鬧之時,就問師父曰:「這戲好看嗎?」誌公答曰:「我不知。」武帝曰:「戲在你面前做,為何不知?」
誌公曰:「我主不信,可將獄中重犯,放出三人來交我,我自有道理。」帝即將獄中重犯放出三人,跪在誌公面前。誌公即對罪人曰:「你三人皆是死罪,我今日將水一盆,安在每人頭上,如等跪在戲臺前,待戲做完之時,水無一滴出來,我就奏上萬歲,赦如無罪,水若有一點溢出,此罪不赦。」重犯依法而去,跪在戲臺前。戲劇大鬧之時,誌公就對帝言曰:「我主問你重犯,戲碼好看麼?」帝叫犯問曰:「戲作的好麼?」重犯答曰:「吾等不知。」帝聞言罵曰:「戲在如面前,為何不知!」重犯奏曰:「罪人只顧生命,不知戲劇好看。」誌公師父就對帝言曰:「修行之人,亦是如此。」即赦犯人無罪,犯人得生,歡喜回家而去。
誌公作偈曰:
一盆清水綠悠悠 把來安在罪人首
君王演戲無心看 只為性命不舉頭
帝聽此偈,心中之悟,隨棄奢華之心。有一日帝向誌公言曰:「寡人自持齋佈施僧供佛,意欲五里造一庵,十里造一寺,功德可謂大乎?」誌公答曰:「毫無功德。」帝曰:「師父如說寡人前生樵子,起蓋三寶殿,造下七星橋,此功德甚大,今得國王之位,造許多庵寺,供眾僧居住,卻無功得何也?」誌公答曰:「吾生前生為樵子,乃是自己善心起蓋三寶殿,造成七星橋,乃是自己之力,方有功德。今日吾主為帝,欲起庵院,必宣招民夫,乃勞力人眾,實無功德。」帝見師父言之有理,心中轉悟,每日懇求師父講道德,江山寧不要。
欷氏見新王置江山不顧,心中不悅,即想毀謗佛法,耍使誌公破戒,就殺狗作饅頭,假意請誌公到內宮來做會,破了他佛戒,殺他性命。誌公早先知覺,即時對帝曰:「欷后明日欲請吾入內宮,破吾佛戒,害我性命,我在內宮,若有難,吾將拔鼓打響,吾主當趕來就吾。」帝曰:「不妨。」皇后次日,果來請入內宮,將饅頭賜與吃。誌公言受罪不敢吃。欷后大怒,欲害性命。誌公即命徒弟,將拔鼓打起,將饅頭擲到御花園,變作四樣婚菜,蔥韭薤蒜,此四樣乃是五幸之物。帝聞得拔鼓響,連忙到內宮。梁武帝聖駕已到,遂救誌公師無事。武帝就大罵欷后,在內宮害人,後來看你如何報應?欷后因欲破誌公佛戒,被天地消福減壽,身染重病,受苦報而死。無常鬼卒,拿去見閻君。閻君判明大怒,將欷后押入地獄中受苦。後將欷后謫貶墬落,變作蟒蛇之報應。
欷后受苦至極,咽喉如針之細,腹肚似海之大,盡日飢餓,不能飲食。身中鱗甲被虫亂咬,苦痛難當,無處安身。梁武帝自皇后死後,未曾入內宮。有一日,來到內宮,舉頭忽見上有一條蛇,正在鳳樓上。見帝看就叫君王曰:「你來就妾。」武帝曰:「你是誰?」蟒蛇曰:「妾是欷后,因前生耍破誌公師父戒,殺生害命,今日變作蟒蛇之報,求君王慈悲,帶念夫婦之情,求請誌公師慈悲,代妾謝罪。」梁武帝聞欷后哀求慘聲,帶念夫婦之情,就懇求誌公師父大發慈悲,代欷后懺悔罪愆。武帝就備辦香齋菜品共筵,誌公課誦大藏經。
誌公師作偈曰:
勸人無事休謗佛 謗佛罪重苦無邊
迎風點火燒自己 含血噴天污自口
梁武帝聞得此偈,心中哀切,誌公看見梁武帝甚哀切,心中不忍,即送大藏經、金剛經,造梁皇懺,請佛祖懺最超昇。武帝忽見空中,有一人飛騰在雲端裡曰:『吾乃皇后變蟒蛇,多蒙君王大恩,師父法力超昇天上。』梁武帝聞言加進修行,日夜猛進,精進勤修苦功。有一日,問誌公曰:『弟子何時成道?』誌公用手對咽喉直指,武帝不解其意。誌公對武帝言曰:『你在此榮華富貴難離,可移居山林方纔成道作佛。』武帝依此言語,即遷去臺城修行參道。誌公知道梁帝該受這果報,誌公逐即拜別君王而去。
梁武帝自師父別後以來,忽一日,魏國侯景反叛,帶領兵馬殺到臺城而來,將臺城團團圍住。梁武帝此時飲食全無,臨危急難之時,逐有退道之心。誌公駕雲在空中,高聲言曰:『此正是叫你還他三世因果,不可生退道之心。』武帝聞此言,欣然餓死在臺城。
梁武帝作偈曰:
是我當初不知因 本是同根一脈人
爾因圍城取我命 我今臺城還爾因
侯景乃答曰:
我是紅塵不知因 不識同根一脈人
武帝坐蓮飛昇去 立即收兵盡除根
其後梁武帝身坐蓮臺,登空而去,修成得羅漢果位。
Friday, January 23,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二十品 真珠度岳守誠釋龜鶴
周靈王之時,子路對孔子曰:「托賴夫子洪福,我等快樂無窮。」孔子曰:「雖然安樂,後來難免得輪迴二字。」子路問曰:「我輩亦有輪迴?」孔子言曰:「俱有輪迴。」公冶長問曰:「何等之人可以免輪迴?」孔子答曰:「惟有持修身行道,歸依正教,庶可脫輪迴。」後來公冶長歸空,即去下凡投胎出世,投在北平順天府,陳家出世,名曰真珠。自幼就持齋修行,天性最靈,善識百禽之語,能知眾鳥之音。即拜明德寺和尚為師父,名曰居靜。將真珠改名曰了悟。
有一日,了悟對師父言曰:「弟子願下山勸世度人。」師父答曰:「善哉!善哉!」逐即許他。了悟逐拜別師父,下山而去。來到村間處,並無認識之人。再行到一條草徑,直接到溪邊,信步行到,看見有一之老龜,再大石上曝日。了悟就問曰:「我看你在此曝日,豈不是炎炎受苦,爾不知隨我來去持齋修行,可免輪迴之苦,未知你意下如何?」老龜答曰:「我日間遊五湖四海,夜間宿萬丈深潭,乃是長生不老之遊,豈肯跟你去持齋修行。」了悟見老龜不可相從,再行數步,看見空中有一之白鶴高飛而來。了悟就問曰:「吾看你飛來非去,並無有所定之處,豈不勝之煩乎?不如跟我去持齋修行,可免輪迴受苦,未知你意下如何?」
白鶴答曰:「吾日間遊盡三十三天外,夜間速在百丈哭樹之中,此乃長生不老之樂,起跟你去持齋修行。」了悟看見白鶴不肯相從,在行而去。
白鶴飛到溪邊大石上,與老龜同聚一處,兩個就談論。老龜問曰:「哥哥今日遊何方而來?」白鶴答曰:「我從名山而來,路遇著一人,欲來度我同去持齋修行,無言曰縱橫自在,無拘無數,逍遙快樂,無乃長生不老樂,跟他修行合用乎?」
老龜言曰:「此人亦曾來度吾,吾亦以此應之。」老龜問答已久,竟睡在大石上。
不幸遇著岳總制之子,名曰岳手誠,出來打獵,看見龜鶴同眠,命家人張起網捕之。逐將龜鶴負在背上而行,走不上數步,遇著了悟,看見龜鶴被打獵人用網捕之。
了悟作偈嘆曰:
萬丈深潭一老龜 久霄雲外白鶴飛
兩個纏到無生死 不絕無常背後追
岳守誠聞他說此偈,就問曰:「賢人何出此言?」了悟即將勸諭之言,說了一遍,岳守誠曰;「自古生死輪迴,人人難免,何能了得?」了悟答曰:「惟有持齋修行,免得生死輪迴受苦。」岳守誠問曰:「你來勸世度人,必有言勸化,可說與吾聽。」了悟說曰:「吾師父留傳有節為信。」
了悟即說偈曰:
生死輪迴不計秋 四生結業怨長久
時他半斤還八兩 冤冤相報何日修
岳守誠聞他說偈,心中之悟,看破世界,富貴榮華,有如風中之燭,功名蓋世,好似鏡裡之花,竟是虛假,萬無一實,我今願持齋修行,欲拜你為師。了悟就將岳守誠收為徒弟,岳守誠即命家人,將老龜白鶴盡行釋放而去。老龜走歸深潭而去,白鶴飛騰空中。岳守成對家人曰:「你眾人回家去,我要同師父入山修行。」家人奉命回家而去。了悟來到寺中,喜盈于腮,春風滿面,洋洋得意,度得貴公子,此不顯榮乎。稟之師父言曰:「弟子靠師父洪福,今日下山勸世度人,度得依問岳總制之子,名曰守誠,同弟子前來修行。」師父答曰:「他是官家,豈肯在此受盡苦功,可辭他回家去罷了。」了悟就出來,燭對岳守誠曰:「我師父說你是官家貴子,恐爾難受了苦楚勞功,命我辭你回家去。」
岳守誠聞得此言,即作偈曰:
生被凡身累 死為罪業驅
欲求天上位 願作佛家徒
了悟聞此偈,入內對師父蔣岳守誠此偈稟如。師父聞偈,大喜曰:「善哉!善哉!」遂收留守誠在此修行,四方人等聞知,盡來歸依正教,徒弟甚多,分為數派,交賢接眾,內外勤練苦功。了悟修至長老,徒孫眾多,看師父日夜勤修苦功,眾徒孫對師父言曰:「寺中許多人,得分供事,師父自得清樂,免得日夜辛勤勞苦。」師父答曰:「你等不知祖師各耍用功。」當時囑付留有一偈。
了悟即說偈曰:
一日修來一日功 一日無修一日空
功上加功功友得 道中參道道無窮
了悟在作偈曰:
悟道由來從實義 修真到底證大雄
欲知遁跡歸何處 準擬安居在虛空
世界名利總是空 西天極樂舊家風
修直分明善簿記 佛榜標名選苦功
眾徒孫聽此偈,各勤僅修行,後來修成正果。
有一日,了悟對師父言曰:「弟子願下山勸世度人。」師父答曰:「善哉!善哉!」逐即許他。了悟逐拜別師父,下山而去。來到村間處,並無認識之人。再行到一條草徑,直接到溪邊,信步行到,看見有一之老龜,再大石上曝日。了悟就問曰:「我看你在此曝日,豈不是炎炎受苦,爾不知隨我來去持齋修行,可免輪迴之苦,未知你意下如何?」老龜答曰:「我日間遊五湖四海,夜間宿萬丈深潭,乃是長生不老之遊,豈肯跟你去持齋修行。」了悟見老龜不可相從,再行數步,看見空中有一之白鶴高飛而來。了悟就問曰:「吾看你飛來非去,並無有所定之處,豈不勝之煩乎?不如跟我去持齋修行,可免輪迴受苦,未知你意下如何?」
白鶴答曰:「吾日間遊盡三十三天外,夜間速在百丈哭樹之中,此乃長生不老之樂,起跟你去持齋修行。」了悟看見白鶴不肯相從,在行而去。
白鶴飛到溪邊大石上,與老龜同聚一處,兩個就談論。老龜問曰:「哥哥今日遊何方而來?」白鶴答曰:「我從名山而來,路遇著一人,欲來度我同去持齋修行,無言曰縱橫自在,無拘無數,逍遙快樂,無乃長生不老樂,跟他修行合用乎?」
老龜言曰:「此人亦曾來度吾,吾亦以此應之。」老龜問答已久,竟睡在大石上。
不幸遇著岳總制之子,名曰岳手誠,出來打獵,看見龜鶴同眠,命家人張起網捕之。逐將龜鶴負在背上而行,走不上數步,遇著了悟,看見龜鶴被打獵人用網捕之。
了悟作偈嘆曰:
萬丈深潭一老龜 久霄雲外白鶴飛
兩個纏到無生死 不絕無常背後追
岳守誠聞他說此偈,就問曰:「賢人何出此言?」了悟即將勸諭之言,說了一遍,岳守誠曰;「自古生死輪迴,人人難免,何能了得?」了悟答曰:「惟有持齋修行,免得生死輪迴受苦。」岳守誠問曰:「你來勸世度人,必有言勸化,可說與吾聽。」了悟說曰:「吾師父留傳有節為信。」
了悟即說偈曰:
生死輪迴不計秋 四生結業怨長久
時他半斤還八兩 冤冤相報何日修
岳守誠聞他說偈,心中之悟,看破世界,富貴榮華,有如風中之燭,功名蓋世,好似鏡裡之花,竟是虛假,萬無一實,我今願持齋修行,欲拜你為師。了悟就將岳守誠收為徒弟,岳守誠即命家人,將老龜白鶴盡行釋放而去。老龜走歸深潭而去,白鶴飛騰空中。岳守成對家人曰:「你眾人回家去,我要同師父入山修行。」家人奉命回家而去。了悟來到寺中,喜盈于腮,春風滿面,洋洋得意,度得貴公子,此不顯榮乎。稟之師父言曰:「弟子靠師父洪福,今日下山勸世度人,度得依問岳總制之子,名曰守誠,同弟子前來修行。」師父答曰:「他是官家,豈肯在此受盡苦功,可辭他回家去罷了。」了悟就出來,燭對岳守誠曰:「我師父說你是官家貴子,恐爾難受了苦楚勞功,命我辭你回家去。」
岳守誠聞得此言,即作偈曰:
生被凡身累 死為罪業驅
欲求天上位 願作佛家徒
了悟聞此偈,入內對師父蔣岳守誠此偈稟如。師父聞偈,大喜曰:「善哉!善哉!」遂收留守誠在此修行,四方人等聞知,盡來歸依正教,徒弟甚多,分為數派,交賢接眾,內外勤練苦功。了悟修至長老,徒孫眾多,看師父日夜勤修苦功,眾徒孫對師父言曰:「寺中許多人,得分供事,師父自得清樂,免得日夜辛勤勞苦。」師父答曰:「你等不知祖師各耍用功。」當時囑付留有一偈。
了悟即說偈曰:
一日修來一日功 一日無修一日空
功上加功功友得 道中參道道無窮
了悟在作偈曰:
悟道由來從實義 修真到底證大雄
欲知遁跡歸何處 準擬安居在虛空
世界名利總是空 西天極樂舊家風
修直分明善簿記 佛榜標名選苦功
眾徒孫聽此偈,各勤僅修行,後來修成正果。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19品 兩蛇鎖口修成雙龍戲珠
昔日,有一和尚,生得兩蛇鎖口之相,一生無福之命。有一日,施主請去做法事完畢,就請和尚吃菜喫飯,齋筵果品,喫完就回到寺中,得病數日,方纔痊癒。
又一日,有一位太老爺,性好善齋僧供佛,就請眾僧來做道場,佛祖道場已畢,兩蛇鎖口和尚,亦來赴供筵,太爺觀看這和尚,乃是無福之人,即將眾喫剩菜飯,捧出來請這和尚,和尚看見心中不悅,對太爺言曰:「你今日做道場,豈無好菜相請,因何將他人喫剩菜飯,捧出來請吾,明明是怠慢我。」太爺答曰:「吾看見師父你非是受無之人,若就辦好菜飯果品請你,你返去時會得病數日。」
和尚想果有此事,即時知悟,心中思起前日,被施主請去喫筵齋果品,轉來就得病數日,病症方能痊癒。和尚向太爺說曰:「我想起來命運障卻,不如去死罷了。」太爺答曰:「如此何必去死?師父你不如在此修行,我後院聽,就收拾一間與你,做佛聽修行,柴米由我付用。」兩蛇鎖口和尚說曰:「太爺你既如此,我就在此處修行,柴米請付交吾用,真是慈悲之人。」
此時兩人作別而去。和尚逐轉悟曰:「太爺叫我在此處修行,我想一日三餐,食了也無益,不如一日兩餐,少食一餐,加度數日,多少是好。」就用苦功加進修行。太爺在家理事,不覺過了數月,為何和尚這幾日無來擔米,想必是死了,所以即無來擔米,待我去觀看便知。太爺逐行到後院廳,看見和尚修行進功得道,顏容改變,兩蛇鎖口變出雙龍戲珠。太爺賀喜曰:「師父爾日後必居五百人眾之上。」其後果然。
再言清福寺,有一祖師,歸天之時,囑咐五百名徒弟,你等必須於某日時,手拈香下山去,迎接有一位雙龍戲珠師父,此人修行得道,你眾人可拜他為祖師,不可失誤,言罷祖師歸天。眾徒弟盡慟哭,舉哀明白,是日五百人眾,手拈香齋下山,同拜雙龍戲珠師父為師,迎接來到寺中。寺中有兩位徒弟,一位名「道疑」,一個名「不信」。此二人心性勤謹,山中出有青香菰,二人就拾採返來煎煮,捧與師父食,師父吃了就言曰:「好得你苦得我。」道疑與不信二人不解其意。從此以後,採拾青香菰返來,那二人自己食了,即將粗茶捧奉與師父,食了又言曰:「好的我苦得你。」道疑與不信二人聞此言,心中大喜,齊相議曰:「每日有採拾青香菰來,只二人自己食了」誰知天降生香菰賞賜與師父福祿,此二人粗心大膽,敢私自享福。道疑與不信二人,福盡氣消,墮落輪迴叫苦。
雙龍戲珠師父,知他二人受苦,師父有慈悲心,帶徒弟之情,乃是徒弟無知,就引他二人靈魂,投再寺邊桑樹內。後來桑樹斬倒,將桑柴刻為木魚,安在佛祖面前,早晚聽經聞法,能建佛面,早得超昇出苦。
師父作偈曰:.
木魚本是桑樹雕,留在人間作道場
平生無犯三千戒,因何日夜被人敲
雙龍戲珠師父,作偈已畢,加進修行,修成正果。
又一日,有一位太老爺,性好善齋僧供佛,就請眾僧來做道場,佛祖道場已畢,兩蛇鎖口和尚,亦來赴供筵,太爺觀看這和尚,乃是無福之人,即將眾喫剩菜飯,捧出來請這和尚,和尚看見心中不悅,對太爺言曰:「你今日做道場,豈無好菜相請,因何將他人喫剩菜飯,捧出來請吾,明明是怠慢我。」太爺答曰:「吾看見師父你非是受無之人,若就辦好菜飯果品請你,你返去時會得病數日。」
和尚想果有此事,即時知悟,心中思起前日,被施主請去喫筵齋果品,轉來就得病數日,病症方能痊癒。和尚向太爺說曰:「我想起來命運障卻,不如去死罷了。」太爺答曰:「如此何必去死?師父你不如在此修行,我後院聽,就收拾一間與你,做佛聽修行,柴米由我付用。」兩蛇鎖口和尚說曰:「太爺你既如此,我就在此處修行,柴米請付交吾用,真是慈悲之人。」
此時兩人作別而去。和尚逐轉悟曰:「太爺叫我在此處修行,我想一日三餐,食了也無益,不如一日兩餐,少食一餐,加度數日,多少是好。」就用苦功加進修行。太爺在家理事,不覺過了數月,為何和尚這幾日無來擔米,想必是死了,所以即無來擔米,待我去觀看便知。太爺逐行到後院廳,看見和尚修行進功得道,顏容改變,兩蛇鎖口變出雙龍戲珠。太爺賀喜曰:「師父爾日後必居五百人眾之上。」其後果然。
再言清福寺,有一祖師,歸天之時,囑咐五百名徒弟,你等必須於某日時,手拈香下山去,迎接有一位雙龍戲珠師父,此人修行得道,你眾人可拜他為祖師,不可失誤,言罷祖師歸天。眾徒弟盡慟哭,舉哀明白,是日五百人眾,手拈香齋下山,同拜雙龍戲珠師父為師,迎接來到寺中。寺中有兩位徒弟,一位名「道疑」,一個名「不信」。此二人心性勤謹,山中出有青香菰,二人就拾採返來煎煮,捧與師父食,師父吃了就言曰:「好得你苦得我。」道疑與不信二人不解其意。從此以後,採拾青香菰返來,那二人自己食了,即將粗茶捧奉與師父,食了又言曰:「好的我苦得你。」道疑與不信二人聞此言,心中大喜,齊相議曰:「每日有採拾青香菰來,只二人自己食了」誰知天降生香菰賞賜與師父福祿,此二人粗心大膽,敢私自享福。道疑與不信二人,福盡氣消,墮落輪迴叫苦。
雙龍戲珠師父,知他二人受苦,師父有慈悲心,帶徒弟之情,乃是徒弟無知,就引他二人靈魂,投再寺邊桑樹內。後來桑樹斬倒,將桑柴刻為木魚,安在佛祖面前,早晚聽經聞法,能建佛面,早得超昇出苦。
師父作偈曰:.
木魚本是桑樹雕,留在人間作道場
平生無犯三千戒,因何日夜被人敲
雙龍戲珠師父,作偈已畢,加進修行,修成正果。
Monday, January 19,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十八品 周武謗佛 地獄受苦
前五代之時,有周、陳二國,周武帝姓王名毓,因篡陳國陳霸先帝位,不信佛法,毀謗三寶,滅僧毀像,死入地獄,重重受苦。
至隋朝開皇時,有一大名府姓趙名曰文昌,自幼持齋好善,專持金剛經。忽一日,閻君請去對經,趙文昌是夜,夢得魂遊地府,有人引至陰司,見閻羅天子。閻君問曰:「你作何福果?」趙文昌曰:「家貧無力可營功德,惟有持齋,念金剛經。」閻君聞言,合掌讚曰:「善哉!善哉!功德甚大。」即引他遊地獄。看見周武帝,掛三條大鐵鍊鎖住。趙文昌問曰:「你是何人?造何惡業?」
武帝曰:「犯人姓王名毓,只因在陽間不信三寶,謗佛法滅僧毀像,故受此苦報,你能持唸金剛經,閻君尊敬你,祈你回殿上見閻君,我扥你一事,對閻君說放輕我罪刑。」趙文昌就回來見閻羅天子,俱說周武帝之事,懇求赦宥?。閻君答曰;「周武帝造罪,在陽間毀謗佛法僧三寶,滅僧毀像,尚有其餘的罪豈可放鬆?他毀謗佛法應墬在無間地獄受苦,赦宥不得?」
趙文昌回去,遂對武帝言曰:「你造此毀謗佛法之罪,閻君言此罪極重,不得赦宥?。」周武帝聞言,悲泣流淚曰:「你若還陽,可對吾子言,教他興崇三寶,信眾佛法,齋僧供佛,修建塔廟寺院,方能救我出苦。」
偈曰: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偈曰:
武帝毀僧謗佛法 死墜陰司枷鎖押
文昌遊獄始得知 哀求閻君出苦期
至隋朝開皇時,有一大名府姓趙名曰文昌,自幼持齋好善,專持金剛經。忽一日,閻君請去對經,趙文昌是夜,夢得魂遊地府,有人引至陰司,見閻羅天子。閻君問曰:「你作何福果?」趙文昌曰:「家貧無力可營功德,惟有持齋,念金剛經。」閻君聞言,合掌讚曰:「善哉!善哉!功德甚大。」即引他遊地獄。看見周武帝,掛三條大鐵鍊鎖住。趙文昌問曰:「你是何人?造何惡業?」
武帝曰:「犯人姓王名毓,只因在陽間不信三寶,謗佛法滅僧毀像,故受此苦報,你能持唸金剛經,閻君尊敬你,祈你回殿上見閻君,我扥你一事,對閻君說放輕我罪刑。」趙文昌就回來見閻羅天子,俱說周武帝之事,懇求赦宥?。閻君答曰;「周武帝造罪,在陽間毀謗佛法僧三寶,滅僧毀像,尚有其餘的罪豈可放鬆?他毀謗佛法應墬在無間地獄受苦,赦宥不得?」
趙文昌回去,遂對武帝言曰:「你造此毀謗佛法之罪,閻君言此罪極重,不得赦宥?。」周武帝聞言,悲泣流淚曰:「你若還陽,可對吾子言,教他興崇三寶,信眾佛法,齋僧供佛,修建塔廟寺院,方能救我出苦。」
偈曰: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偈曰:
武帝毀僧謗佛法 死墜陰司枷鎖押
文昌遊獄始得知 哀求閻君出苦期
Saturday, January 17,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十七品 張謨磨刀 悔悟修行
昔日,南京有一位姓張名謨,官居校尉之職。有一日聖上命他監斬罪犯,張謨在磨刀時,不覺誤傷自己手掌,血流疼痛難當,心中悔悟,吾平生殺戮太重,雖犯人受罪刑,於心何忍,雖然官受校尉,其性本向善,時常供佛齋僧,遂自悔悟。
乃作偈曰:
百歲光陰似水流 殺人償命幾時休
不如辭職歸山去 好念彌陀得自由
張謨就入朝辭官,將家業金銀財產,盡喜捨入寺,尋訪明師。行到紫雲山宗福寺,有一位祖師,開堂說法。張謨看見心中大喜,即跪下拜求,將金銀置在頭
上,口稱姓名,欲拜為師,弟子願要持齋修行。祖師答曰:『爾官居校尉,殺戮太重,此金銀錢財乃是罪業之財,吾卻不用。』就退他回家。
張謨出來乃嘆曰:『吾因前生失修,今生無緣,並無怨恨之心。』等候數月,又來求拜祖師,扔閉門不納。張謨就向大眾言曰:『吾雖然殺戮業重,合應自作自受,虧得我九玄七祖受累地獄之苦。』張謨兩眼流淚,心中哀切懇求,大眾看見張謨果有實心哀求大眾,就替他懇求師父,收他為徒。祖師見此無義之財,以致不受,就將此銀,買辦香齋果品油香燭,齋僧供佛,方能脫了業債。張謨與大眾一齊跪下,懇求師父帶他懺悔冤愆。師父即命張謨,往寺邊栽種梅樹一棵,付予爾照管,三年不許你懶惰。
張謨即行到寺邊,栽種梅樹一棵,自此照管梅樹,日夜勤照顧,勞力栽培。不覺有三年間,梅樹成林高大。張謨即往寺中,對師父言曰:『現今梅樹茂盛,高大成林,較子弟如何?』師父荅曰:「你在此受苦功有三年,功完果滿,隨你自便而去。」此時張謨信受奉行而去。行到半途遇著大江,有獨木橋就不能得過,既回轉寺中、遂問師父曰:「弟子行有數里,遇看大江有一獨木橋,不能過去。」師夫答曰:「你可以從來路而去。」此時張謨被師父指點,醒悟知機,悟知前因
,行到大江,賴獨木橋方能得過去。
張謨作偈曰:
百歲光陰一剎那 我脫塵勞為磨刀
經中玄妙來指點 急早修行念彌陀
感蒙祖師收容我 不辭辛苦不辭勞
直點歸家本來路 獨木橋上離南柯
張謨作偈以畢,轉回家中,加進修行,後修成正果。
乃作偈曰:
百歲光陰似水流 殺人償命幾時休
不如辭職歸山去 好念彌陀得自由
張謨就入朝辭官,將家業金銀財產,盡喜捨入寺,尋訪明師。行到紫雲山宗福寺,有一位祖師,開堂說法。張謨看見心中大喜,即跪下拜求,將金銀置在頭
上,口稱姓名,欲拜為師,弟子願要持齋修行。祖師答曰:『爾官居校尉,殺戮太重,此金銀錢財乃是罪業之財,吾卻不用。』就退他回家。
張謨出來乃嘆曰:『吾因前生失修,今生無緣,並無怨恨之心。』等候數月,又來求拜祖師,扔閉門不納。張謨就向大眾言曰:『吾雖然殺戮業重,合應自作自受,虧得我九玄七祖受累地獄之苦。』張謨兩眼流淚,心中哀切懇求,大眾看見張謨果有實心哀求大眾,就替他懇求師父,收他為徒。祖師見此無義之財,以致不受,就將此銀,買辦香齋果品油香燭,齋僧供佛,方能脫了業債。張謨與大眾一齊跪下,懇求師父帶他懺悔冤愆。師父即命張謨,往寺邊栽種梅樹一棵,付予爾照管,三年不許你懶惰。
張謨即行到寺邊,栽種梅樹一棵,自此照管梅樹,日夜勤照顧,勞力栽培。不覺有三年間,梅樹成林高大。張謨即往寺中,對師父言曰:『現今梅樹茂盛,高大成林,較子弟如何?』師父荅曰:「你在此受苦功有三年,功完果滿,隨你自便而去。」此時張謨信受奉行而去。行到半途遇著大江,有獨木橋就不能得過,既回轉寺中、遂問師父曰:「弟子行有數里,遇看大江有一獨木橋,不能過去。」師夫答曰:「你可以從來路而去。」此時張謨被師父指點,醒悟知機,悟知前因
,行到大江,賴獨木橋方能得過去。
張謨作偈曰:
百歲光陰一剎那 我脫塵勞為磨刀
經中玄妙來指點 急早修行念彌陀
感蒙祖師收容我 不辭辛苦不辭勞
直點歸家本來路 獨木橋上離南柯
張謨作偈以畢,轉回家中,加進修行,後修成正果。
Thursday, January 15,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十六品 孫榮無異 竹第居破搖
宋朝之時,有一人姓孫名榮,娶得一位賢妻,姓黃名玉真。這孫榮為人不仁不義, 將親弟孫華逐出,居住破窯,迫他自謀生活。孫榮結交有二位朋友,一名曰胡子傳,一位名曰柳龍鄉。這二人終日來邀,同去街中飲酒賭博,其妻黃玉真,每日勸丈夫接取二叔回家,累次勸他不從。忽一日,黃玉真心生一計,將家中狗打死,到夜間將狗戴帽穿衣,裝為人相,吊在後門外,其夫孫榮被胡子傳、柳龍鄉招去飲酒,喝得大醉,是夜三更時回家,打從後門來,看見門外吊一個死人,孫榮大驚失色,慌忙叩門,與妻相議曰:「此禍事如何瞞滅無事?」黃玉真曰:「你結交好友,自古說道,結親防難,須去與他相議。」
孫榮即往二友家中,相議曰:「我家後門首,今夜吊死一人,懇求二位仁兄,急來將 此死屍埋卻,恐到明天被人知覺。」胡子傳曰:「人命關天,非當小可。」柳龍鄉曰:「你把許多銀子與我,我明日與你埋,今夜我斷然不敢去埋。」孫榮無奈,荒忙回家,無計可施。與妻相議曰:「二友不來,此事如何是好?」玉真曰:「你結交兄弟不來,如何問我。古人說的是,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你不如到破窯叫你弟幫忙。」
孫華正睡夢中,忽聞叫喚聲醒來,遂問曰:「哥哥有甚麼要緊事,為何三更半夜到此?」孫榮答曰:「賢弟不好了,方纔咱家中後門首,吊死一人,想要埋滅,無計可施。」孫華曰:「哥哥不必慌忙,乘黑夜裡埋葬就無事了。」兄弟二人就回到家中。孫華對兄嫂言曰:「且放心,待我就來埋葬。」孫華竟自去埋。玉真對丈夫言曰:「我當初叫你重親弟,不可結交酒肉朋友,今夜朋友交情如何?若無親弟此事如何了局?」孫榮曰:「自恨我從前無見識。」玉真曰:「今日方知打虎須要親兄弟,哥弟同在家中多和睦,一團和氣。」
次日胡子傳、柳龍鄉再來家中,向孫榮借用銀子,孫榮遂不借與他。胡子傳、柳龍鄉惱恨,去到衙門檢舉。縣主出簽,即命差人去拿孫榮到案訊究。差人就同地方保甲,來孫榮家捉拿孫榮。玉真出來遂對差人保長言曰:「這因我丈夫輕賤胞弟,趕出去破窯中居住,吾屢次勸丈夫,拒絕與胡子傳、柳龍鄉來往,因他每日招吾夫賭博,吾勸不聽,故吾無奈,用計將家中狗打死,假裝為人,實是要勸吾丈夫,兄弟和睦。」差人回衙將此事稟知老爺,縣主命差人保長,到埋處掘開查驗,果然是狗。差人即拿柳龍鄉、胡子傳到官審問,方知玉真設計,便將此二人治罪。縣主送匾旌表揚黃玉真,稱為賢德女。
偈曰:
黃氏玉真甚明理 密用良謀計策美
良言勸夫兄弟睦 縣主旌表賢德女
皇氏玉真甚明理 密用良謀計策美
良言勸夫兄弟陸 縣主旌表賢德女
孫榮即往二友家中,相議曰:「我家後門首,今夜吊死一人,懇求二位仁兄,急來將 此死屍埋卻,恐到明天被人知覺。」胡子傳曰:「人命關天,非當小可。」柳龍鄉曰:「你把許多銀子與我,我明日與你埋,今夜我斷然不敢去埋。」孫榮無奈,荒忙回家,無計可施。與妻相議曰:「二友不來,此事如何是好?」玉真曰:「你結交兄弟不來,如何問我。古人說的是,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你不如到破窯叫你弟幫忙。」
孫華正睡夢中,忽聞叫喚聲醒來,遂問曰:「哥哥有甚麼要緊事,為何三更半夜到此?」孫榮答曰:「賢弟不好了,方纔咱家中後門首,吊死一人,想要埋滅,無計可施。」孫華曰:「哥哥不必慌忙,乘黑夜裡埋葬就無事了。」兄弟二人就回到家中。孫華對兄嫂言曰:「且放心,待我就來埋葬。」孫華竟自去埋。玉真對丈夫言曰:「我當初叫你重親弟,不可結交酒肉朋友,今夜朋友交情如何?若無親弟此事如何了局?」孫榮曰:「自恨我從前無見識。」玉真曰:「今日方知打虎須要親兄弟,哥弟同在家中多和睦,一團和氣。」
次日胡子傳、柳龍鄉再來家中,向孫榮借用銀子,孫榮遂不借與他。胡子傳、柳龍鄉惱恨,去到衙門檢舉。縣主出簽,即命差人去拿孫榮到案訊究。差人就同地方保甲,來孫榮家捉拿孫榮。玉真出來遂對差人保長言曰:「這因我丈夫輕賤胞弟,趕出去破窯中居住,吾屢次勸丈夫,拒絕與胡子傳、柳龍鄉來往,因他每日招吾夫賭博,吾勸不聽,故吾無奈,用計將家中狗打死,假裝為人,實是要勸吾丈夫,兄弟和睦。」差人回衙將此事稟知老爺,縣主命差人保長,到埋處掘開查驗,果然是狗。差人即拿柳龍鄉、胡子傳到官審問,方知玉真設計,便將此二人治罪。縣主送匾旌表揚黃玉真,稱為賢德女。
偈曰:
黃氏玉真甚明理 密用良謀計策美
良言勸夫兄弟睦 縣主旌表賢德女
皇氏玉真甚明理 密用良謀計策美
良言勸夫兄弟陸 縣主旌表賢德女
狗狗对人说的十句话 (致 Fanny,我逝去的爱犬。)
养狗前请详细的看一遍,同意了才把它门带回家
(1)我的生命只有十到十五年,你在买下我、带我回家之前一定要谨记:你任何原因的离弃,都将是我最大的痛苦。 - Fanny, 我从来没有抛弃过你。。
(2)请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明白你要我做什么。 - 我有。
(3)信赖我--那对我非常重要。- 我有。
(4)请别对我生气太久,也别把将我关起来当作是惩罚。你有你的工作、你的娱乐、你的朋友,而我却只有你. - 我还整天偷偷放你进屋子,然后被家人骂。
(5)请偶尔对我说说话,纵使我不懂你说的内容,但我听的懂,那是你的声音在陪伴我。- 我每天都跟你说很多很多的话,不管你听不听得懂。
(6)你要知道无论你如何对待我,我都将永远不会忘记。- 在家里我对你是最好的
(7)当你打我时请记得,我其实拥有可以咬碎你手骨的尖锐牙齿,但是我不会这样做。。- 被你咬我都不打你,因为我不要你痛。。
(8)当你因为责骂我的不合作、固执或懒惰之前,请你想想,是否有什么正困扰着我。或许我没获得我应有的食物,或者我已经很久没在温暖的阳光下奔跑,又或者我的心脏已经太弱及太老。- 这点我可能做得不太好。。
(9)在我年老时请好好照顾我,因为你也会变老。- 我一直陪伴着你,在你生病是和公司拿假来带你去看医生或在家照顾你。
(10)陪我走完最后一段路吧!请千万别说:“我不忍心看着它这样”,或者:“让我不在场时再发生吧”。你知道吗?只要有你在我身边,所有的痛苦都会更好受点。请你永远不要忘记,我爱你! - 在你人生的最后那几十个小时,我除了冲凉以外,没有离开过你。甚至牺牲我睡眠的时间,只怕我一不注意你就自己一个人走了。。
我很想念你。希望我们还有机会再见面。。
(1)我的生命只有十到十五年,你在买下我、带我回家之前一定要谨记:你任何原因的离弃,都将是我最大的痛苦。 - Fanny, 我从来没有抛弃过你。。
(2)请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明白你要我做什么。 - 我有。
(3)信赖我--那对我非常重要。- 我有。
(4)请别对我生气太久,也别把将我关起来当作是惩罚。你有你的工作、你的娱乐、你的朋友,而我却只有你. - 我还整天偷偷放你进屋子,然后被家人骂。
(5)请偶尔对我说说话,纵使我不懂你说的内容,但我听的懂,那是你的声音在陪伴我。- 我每天都跟你说很多很多的话,不管你听不听得懂。
(6)你要知道无论你如何对待我,我都将永远不会忘记。- 在家里我对你是最好的
(7)当你打我时请记得,我其实拥有可以咬碎你手骨的尖锐牙齿,但是我不会这样做。。- 被你咬我都不打你,因为我不要你痛。。
(8)当你因为责骂我的不合作、固执或懒惰之前,请你想想,是否有什么正困扰着我。或许我没获得我应有的食物,或者我已经很久没在温暖的阳光下奔跑,又或者我的心脏已经太弱及太老。- 这点我可能做得不太好。。
(9)在我年老时请好好照顾我,因为你也会变老。- 我一直陪伴着你,在你生病是和公司拿假来带你去看医生或在家照顾你。
(10)陪我走完最后一段路吧!请千万别说:“我不忍心看着它这样”,或者:“让我不在场时再发生吧”。你知道吗?只要有你在我身边,所有的痛苦都会更好受点。请你永远不要忘记,我爱你! - 在你人生的最后那几十个小时,我除了冲凉以外,没有离开过你。甚至牺牲我睡眠的时间,只怕我一不注意你就自己一个人走了。。
我很想念你。希望我们还有机会再见面。。
Friday, January 9,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十三品 龐居士夜聞驢馬酬還前因
唐朝之時,襄州府衡陽縣,有一位居士,姓龐名蘊,字玄眾。家道富豪,世代本儒業,自少悟妙法,志求真諦。初藹石頭禪師,次參馬祖禪師,悟明心地,徹明真空之理。賑濟貧人,憐孤恤寡,捨財布施,勸人行善,救人之急,喜捨金銀,準出不准入。
時有二商,並無資本經營,就來龐公家中,對龐公言要求借白銀一千兩。龐公欣然即許,入內備出銀子一千兩,款交于二商,取財赴邑,二商無力可行,龐公將驢與其代腳力,二商行到古樹下歇息,就相議曰:「龐公果有慈悲之心,竟不知登記在帳,今可暗昧私圖之。」
言罷,驢忽作人言曰:「我前世向你借三升大麥米,暗昧不還,如今出世為驢,與爾赴銀三百兩,我今債還爾畢,吾要去了。」二商聞驢此言大驚,就將原銀送還龐公。龐公對二商曰:「銀子因何要送還?」二商就將驢作人言,還了世債,說了一遍,我所以要來送還與爾,恐驚吾後世亦然。二商說罷,將銀子交還龐公,竟自回家而去。
龐公於夜間之時,行到驢馬柵邊,默然聞得驢馬互相酬還前因,言論多少,龐公乃出,仰天嘆曰:「吾本欲濟人,而不知反累人,吾所知其與者福也,所不知者禍。」即將家業金銀財寶,運集落船,悉沉滄海。船至漢陽江心,忽然有五百名海洋賊盜,要來取劫龐公金銀。龐公就對海賊言明二商借銀,驢子作人言還報前債,說了一遍,我所以不要金銀,盡皆沉於滄海。劫賊聞言大驚,心中悔悟曰:「我眾人願意出家修行,想隨你你持齋修道。」龐公就將金銀送入佛祖寺,為五百名修行齋糧,其後修成五百羅漢。
然則龐公能棄富樂貧,其女龐招女編作瓜籬度日,其子龐大歌耕種田園,龐公夫婦子女四口俱修行,龐公度五百名人眾,滿心歡喜,日夜慇勤瑕煉苦功,始知三乘妙法,菩提覺姓圓明,深通妙理,悟進無生地位,心花發朗。即奉勸世人,要報父母深恩,當持齋修行,方報此恩。有一日龐公謂女曰:「觀日早晚,及中午,就來報我。」龐招女及日中午,就來報父親言曰:「日已中而有渾蝕。」龐居士就出門視之,龐招女即登於父親座位合掌歸空,龐公入來,看見女兒歸空,大喜曰:「吾女智捷如此。」更延七日,龐公亦是合掌歸空而逝。其子大歌,在田中耕種五榖,忽有鄉人來報:「你父親與妹子俱歸空。」龐大歌聞言,就田中忽然立化歸空。鄉人回來報知龐婆,龐婆看見龐公、龐大歌、龐招女、父子女三人一齊歸空,隨時收斂明白完畢。
龐婆作偈曰:
坐臥立化未為奇 不若龐婆撤手高
雙手撥開無縫石 不留蹤跡與人知
話說龐婆作偈已畢,佛光亮體,登時化開無數石,亦歸空。
後人作偈曰:
放債回心得悔悟 借錢負本作驢牛
心中藏毒難逃苦 無義錢財莫得求
坐臥立化未為奇 不若龐婆撤手高
雙手撥開無縫石 不留蹤跡與人知
時有二商,並無資本經營,就來龐公家中,對龐公言要求借白銀一千兩。龐公欣然即許,入內備出銀子一千兩,款交于二商,取財赴邑,二商無力可行,龐公將驢與其代腳力,二商行到古樹下歇息,就相議曰:「龐公果有慈悲之心,竟不知登記在帳,今可暗昧私圖之。」
言罷,驢忽作人言曰:「我前世向你借三升大麥米,暗昧不還,如今出世為驢,與爾赴銀三百兩,我今債還爾畢,吾要去了。」二商聞驢此言大驚,就將原銀送還龐公。龐公對二商曰:「銀子因何要送還?」二商就將驢作人言,還了世債,說了一遍,我所以要來送還與爾,恐驚吾後世亦然。二商說罷,將銀子交還龐公,竟自回家而去。
龐公於夜間之時,行到驢馬柵邊,默然聞得驢馬互相酬還前因,言論多少,龐公乃出,仰天嘆曰:「吾本欲濟人,而不知反累人,吾所知其與者福也,所不知者禍。」即將家業金銀財寶,運集落船,悉沉滄海。船至漢陽江心,忽然有五百名海洋賊盜,要來取劫龐公金銀。龐公就對海賊言明二商借銀,驢子作人言還報前債,說了一遍,我所以不要金銀,盡皆沉於滄海。劫賊聞言大驚,心中悔悟曰:「我眾人願意出家修行,想隨你你持齋修道。」龐公就將金銀送入佛祖寺,為五百名修行齋糧,其後修成五百羅漢。
然則龐公能棄富樂貧,其女龐招女編作瓜籬度日,其子龐大歌耕種田園,龐公夫婦子女四口俱修行,龐公度五百名人眾,滿心歡喜,日夜慇勤瑕煉苦功,始知三乘妙法,菩提覺姓圓明,深通妙理,悟進無生地位,心花發朗。即奉勸世人,要報父母深恩,當持齋修行,方報此恩。有一日龐公謂女曰:「觀日早晚,及中午,就來報我。」龐招女及日中午,就來報父親言曰:「日已中而有渾蝕。」龐居士就出門視之,龐招女即登於父親座位合掌歸空,龐公入來,看見女兒歸空,大喜曰:「吾女智捷如此。」更延七日,龐公亦是合掌歸空而逝。其子大歌,在田中耕種五榖,忽有鄉人來報:「你父親與妹子俱歸空。」龐大歌聞言,就田中忽然立化歸空。鄉人回來報知龐婆,龐婆看見龐公、龐大歌、龐招女、父子女三人一齊歸空,隨時收斂明白完畢。
龐婆作偈曰:
坐臥立化未為奇 不若龐婆撤手高
雙手撥開無縫石 不留蹤跡與人知
話說龐婆作偈已畢,佛光亮體,登時化開無數石,亦歸空。
後人作偈曰:
放債回心得悔悟 借錢負本作驢牛
心中藏毒難逃苦 無義錢財莫得求
坐臥立化未為奇 不若龐婆撤手高
雙手撥開無縫石 不留蹤跡與人知
Thursday, January 8, 2009
马
每一次看战争片,我都会觉得很残忍,不忍心看。
不,不是因为那些血腥的场面,那些我能接受因为我知道都是假的。
我所不能接受的是骑马打仗的戏。戏里面,那些马总是因为被攻击而翻倒在地上,或忽然跪倒。。你不要跟我说马没受伤,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马很可怜。。人拍戏有钱拿,而马不只不收费,还会因此而受伤,残废,甚至是死亡!!可不可以不要用马来制造所谓的壮观场面?
你不要跟我说马只是畜生,不会思考。。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也不了解,因为你不是马!!!马也有生命,有生命就有思想。有没有考虑过它们的感受?可能它们只是想平平淡淡的过一生,而不是想争取跃上大银幕的机会。
你不要笑。对,我是有点偏激。。但我真的为它们感到心痛。
记得看过一部以马的角度来拍的戏。戏里有马被逼拖着马车时马的感想。戏里的马因为要拖着马车而导致身体疼痛,却又不能反抗。是很很有意思的一部戏。让我哭了,也让我了解到这些所谓能帮到人类的忙的动物可悲的一生。
什么时候我们人类才能尊重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呢?
不,不是因为那些血腥的场面,那些我能接受因为我知道都是假的。
我所不能接受的是骑马打仗的戏。戏里面,那些马总是因为被攻击而翻倒在地上,或忽然跪倒。。你不要跟我说马没受伤,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马很可怜。。人拍戏有钱拿,而马不只不收费,还会因此而受伤,残废,甚至是死亡!!可不可以不要用马来制造所谓的壮观场面?
你不要跟我说马只是畜生,不会思考。。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也不了解,因为你不是马!!!马也有生命,有生命就有思想。有没有考虑过它们的感受?可能它们只是想平平淡淡的过一生,而不是想争取跃上大银幕的机会。
你不要笑。对,我是有点偏激。。但我真的为它们感到心痛。
记得看过一部以马的角度来拍的戏。戏里有马被逼拖着马车时马的感想。戏里的马因为要拖着马车而导致身体疼痛,却又不能反抗。是很很有意思的一部戏。让我哭了,也让我了解到这些所谓能帮到人类的忙的动物可悲的一生。
什么时候我们人类才能尊重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呢?
Wednesday, January 7,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十二品 楊府知州 羊子能言
昔日有一位官,姓楊名宗,官拜知府之職。有一日,是老太太上壽之日,就
命廚下殺母羊。廚下乃先磨刀,刀磨已畢,撮去放在灶邊,遂去拿母羊。不疑羊子看見,就將刀用口咬去。廚下拿母羊回來,正要取刀,看見羊子將刀咬去,就趕來要取刀,羊子忽做人言曰:「我娘與你無冤無仇,你何苦持刀殺我娘?」廚下達曰:「非是我持刀殺你娘,今日是老太太上壽之日,愛食羊肉,楊太爺命我殺你娘,與我無干。你既然會講話,同吾齊來哀求老爺,就免殺你娘。」
羊子將刀就咬去哀求老爺,廚子來到廳堂,稟曰:「太爺你命小人去殺母羊,孰知羊子能言,要救伊母。」楊太爺曰:「羊子安能言語?」廚子曰:「太爺若不信,現今羊子同小人齊來見老爺。」羊子來到廳堂上,就跪在老爺面前,哀求曰:「太爺容稟,吾娘犯著何罪業?因何殺吾娘?」
羊子作偈曰:
爺爾姓楊吾名羊 爾心何不早思量
吾娘與你冤何結 苦苦持刀殺吾娘
羊子作偈已畢,即問太爺曰:「你今日要殺吾娘何事?」太爺答曰:「今日是我母親老太太上壽之日,愛食羊肉,因此吾命廚下持刀殺你娘。」羊子文太爺之言,心生怨恨,羊子再作偈曰:
前生不修吾便羊 汝母壽誕殺吾娘
今日食我一片肉 來生與汝結冤長
又偈曰:
羊子跪地訴知州 我娘前生不肯修
饒我母子兩條命 長報恩情萬萬秋
楊知府觀見羊子能言,兩眼流淚,聽聞羊言,此時心中覺悟,羊子能行孝義,識輪迴報應,為人反能不能及耶?
楊知府作偈曰:
羊子含刀正即時 不絕眼中南淚啼
不知辭官歸故里 立志修行得便宜
又偈曰:
看破紅塵剎那間 半世為官百世冤
監心修行名佛意 參出真如透上天
楊知府作偈畢,就辭官前往入山,拜石門和尚為師,持齋受戒,勤參道德,加進修行,後修成正果。
命廚下殺母羊。廚下乃先磨刀,刀磨已畢,撮去放在灶邊,遂去拿母羊。不疑羊子看見,就將刀用口咬去。廚下拿母羊回來,正要取刀,看見羊子將刀咬去,就趕來要取刀,羊子忽做人言曰:「我娘與你無冤無仇,你何苦持刀殺我娘?」廚下達曰:「非是我持刀殺你娘,今日是老太太上壽之日,愛食羊肉,楊太爺命我殺你娘,與我無干。你既然會講話,同吾齊來哀求老爺,就免殺你娘。」
羊子將刀就咬去哀求老爺,廚子來到廳堂,稟曰:「太爺你命小人去殺母羊,孰知羊子能言,要救伊母。」楊太爺曰:「羊子安能言語?」廚子曰:「太爺若不信,現今羊子同小人齊來見老爺。」羊子來到廳堂上,就跪在老爺面前,哀求曰:「太爺容稟,吾娘犯著何罪業?因何殺吾娘?」
羊子作偈曰:
爺爾姓楊吾名羊 爾心何不早思量
吾娘與你冤何結 苦苦持刀殺吾娘
羊子作偈已畢,即問太爺曰:「你今日要殺吾娘何事?」太爺答曰:「今日是我母親老太太上壽之日,愛食羊肉,因此吾命廚下持刀殺你娘。」羊子文太爺之言,心生怨恨,羊子再作偈曰:
前生不修吾便羊 汝母壽誕殺吾娘
今日食我一片肉 來生與汝結冤長
又偈曰:
羊子跪地訴知州 我娘前生不肯修
饒我母子兩條命 長報恩情萬萬秋
楊知府觀見羊子能言,兩眼流淚,聽聞羊言,此時心中覺悟,羊子能行孝義,識輪迴報應,為人反能不能及耶?
楊知府作偈曰:
羊子含刀正即時 不絕眼中南淚啼
不知辭官歸故里 立志修行得便宜
又偈曰:
看破紅塵剎那間 半世為官百世冤
監心修行名佛意 參出真如透上天
楊知府作偈畢,就辭官前往入山,拜石門和尚為師,持齋受戒,勤參道德,加進修行,後修成正果。
Monday, January 5,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11品 雉雞聽法轉世
昔日西竺國,有一位聖僧,名曰:鳩摩羅尊者,修道在玉屋山,盡日開堂講經說法,聚集徒弟二十餘眾。有一日鳩摩羅尊者,講涅槃經,山後一隻雉雞,飛來座下,聽尊者說法。徒弟看見雉雞,對師父言曰:「此是扁毛靈根怪物,怎麼亦能聽經?」鳩摩羅尊者答曰:「此雉雞聞經聽法,當轉人身。」這雉雞經完畢,就飛到玉屋山後,到晚間這雉雞脫相,轉視為人身。
其後至武平四年,鳩摩羅尊者領徒弟來到越州成內,勸世度人。尊者對徒弟言曰:「昔年一之雉雞,應轉生在此處。」行到門前,師父叫雉雞,內面走出一位女子看見尊者,相識如舊,歡喜禮拜奉茶。尊者乃問其母曰:「我叫雉雞,爾女兒走出來何故?」其母答曰:「我女兒初生之時,背上生出三根雉雞毛,因此取名曰雉雞。」尊者聞言曰:「此乃是前因。」其母問曰:「師父何為前因?」尊者曰:「汝生前生是一隻雉雞,在玉屋山後居住,昔年我聚集眾徒弟開堂講經說法,此一隻雉雞,常常飛來我座下聞經聽法,至日後雉雞脫相,轉世為人身,此即是前因也。」雉雞女聞師父說起前因事,痛哭流淚,即告父母曰:「女兒今生誓不犯過,免得造做罪業,願入山修行,持齋學道,脫離輪迴之苦。」父母欣然許之。
尊者就對雉雞女言曰:「妳用心修持道德,自然日後成正果。」尊者帶領眾徒,回玉巫山。雉雞女拜別父母,出家三載,加緊修行,後坐化歸空。
雉雞女做偈曰:
玉屋山後身居住 飛來座下聽佛法
十八年前身掛毛 聞經脫畜轉人身
蒙師指出西方路 這走人間只一遭
扁毛聞經成正覺 為人不信往徒勞
昔日南山有一隻鹿,北山有一隻虎狼。此前因乃山中有一位和尚,課誦金剛經,有二位徒弟,互相飲酒食肉,開了齋戒,後福盡氣消,為此墜落做麋鹿虎狼。二畜生就結拜為兄弟,誓曰:「有難相救,若是不救,不免遭死。」 二畜發愿,即時而去。
經過三日,虎狼被獵人網牢去,藏在櫃中。糜鹿頭在人中,能作人言,對獵人曰:「彼無凶惡,亦無害爾,若要殺他吾身代之。」眾人遂將虎狼放去,糜鹿走到櫃邊,吩咐虎狼曰:「我今代你,你可今夜尋跡前來救我。」虎狼許之。回到山中,驚慌藏在山窩裡,不敢舉頭救護。眾獵人將糜鹿帶回家中,眾人再去打獵。此日網無禽獸空回,眾人遂分不平,就將此隻糜鹿放回山中而去。有一日,眾獵人看見松樹上,有一隻烏鴉亂叫,獵人遂取藥箭搭箭射去,烏鴉飛去,箭遂落山窩,中在虎狼身上,後虎狼身發紅皮爛而死。以此奉勸世人,不可忘恩背義。
作偈曰:
南山糜鹿北山狼 二生結拜誓救殃
弟若有難哥哥救 哥哥有難草裡藏
箭射烏鴉飛騰去 箭墜反傷在狼身
勸君休把狼心使 那個狼心得久長
其後至武平四年,鳩摩羅尊者領徒弟來到越州成內,勸世度人。尊者對徒弟言曰:「昔年一之雉雞,應轉生在此處。」行到門前,師父叫雉雞,內面走出一位女子看見尊者,相識如舊,歡喜禮拜奉茶。尊者乃問其母曰:「我叫雉雞,爾女兒走出來何故?」其母答曰:「我女兒初生之時,背上生出三根雉雞毛,因此取名曰雉雞。」尊者聞言曰:「此乃是前因。」其母問曰:「師父何為前因?」尊者曰:「汝生前生是一隻雉雞,在玉屋山後居住,昔年我聚集眾徒弟開堂講經說法,此一隻雉雞,常常飛來我座下聞經聽法,至日後雉雞脫相,轉世為人身,此即是前因也。」雉雞女聞師父說起前因事,痛哭流淚,即告父母曰:「女兒今生誓不犯過,免得造做罪業,願入山修行,持齋學道,脫離輪迴之苦。」父母欣然許之。
尊者就對雉雞女言曰:「妳用心修持道德,自然日後成正果。」尊者帶領眾徒,回玉巫山。雉雞女拜別父母,出家三載,加緊修行,後坐化歸空。
雉雞女做偈曰:
玉屋山後身居住 飛來座下聽佛法
十八年前身掛毛 聞經脫畜轉人身
蒙師指出西方路 這走人間只一遭
扁毛聞經成正覺 為人不信往徒勞
昔日南山有一隻鹿,北山有一隻虎狼。此前因乃山中有一位和尚,課誦金剛經,有二位徒弟,互相飲酒食肉,開了齋戒,後福盡氣消,為此墜落做麋鹿虎狼。二畜生就結拜為兄弟,誓曰:「有難相救,若是不救,不免遭死。」 二畜發愿,即時而去。
經過三日,虎狼被獵人網牢去,藏在櫃中。糜鹿頭在人中,能作人言,對獵人曰:「彼無凶惡,亦無害爾,若要殺他吾身代之。」眾人遂將虎狼放去,糜鹿走到櫃邊,吩咐虎狼曰:「我今代你,你可今夜尋跡前來救我。」虎狼許之。回到山中,驚慌藏在山窩裡,不敢舉頭救護。眾獵人將糜鹿帶回家中,眾人再去打獵。此日網無禽獸空回,眾人遂分不平,就將此隻糜鹿放回山中而去。有一日,眾獵人看見松樹上,有一隻烏鴉亂叫,獵人遂取藥箭搭箭射去,烏鴉飛去,箭遂落山窩,中在虎狼身上,後虎狼身發紅皮爛而死。以此奉勸世人,不可忘恩背義。
作偈曰:
南山糜鹿北山狼 二生結拜誓救殃
弟若有難哥哥救 哥哥有難草裡藏
箭射烏鴉飛騰去 箭墜反傷在狼身
勸君休把狼心使 那個狼心得久長
一棵开花的树 -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生活的知識
1. 身體太累易招蚊引蟲
每當你和一群朋友在一起聚會或是在任何地方,常常莫名其妙的,蚊子特別喜歡咬你,而不去攻擊別人。其實,那是因為你的身體已經非常疲勞血液變成酸性,且鼻中所呼出去的二氧化碳的濃度非常高,此二氧化碳在你的頭上約四呎的地方,形成一股潮濕溫暖的氣流,吸引蚊子來襲擊你。這表示你的身體已不堪負荷,應該馬上回家休息了,不要再透支體力,以免造成更大的問題。美國科學家的實驗,當捕蚊器放在屋外的庭院,平均每個晚上可以捕捉殺死八萬隻蟲子,但其中卻只有少數幾隻蚊子,換句話說補蚊器對蚊子是沒有什麼用的。至於普通的煙蚊香及電蚊香,僅能稍稍驅趕蚊子,仍然有被咬的可能,並沒有廣告說的那麼神奇。而噴茶樹精油在身體上,由於其中所含的成份,反而是防止蚊子叮咬較有效的方法。
2. 常吃香雞排和麻辣鍋容易掉頭髮?
你相信常吃香雞排和麻辣鍋容易掉頭髮嗎?逛街時常常嘴饞,或者因為趕時間而喜歡吃雞排,聞到雞排香味就忍不住掏腰包買一份來吃;而寒流的來臨吹得人冷颼颼,再加上現代人飲食口味重,因此麻辣火鍋於雨後春筍般地成立,愈來愈多人愛上吃麻辣鍋,偶爾吃這些是不打緊,但常常吃的人最好有個心理準備,吃多了很容易掉頭髮喔!吃多了這些刺激性強的食物,再加上過於油膩對於頭髮的生長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甚至會直接造成落髮。許多人因為工作和生活壓力大,又喜歡通宵達旦地熬夜,而偏重口味的飲食就使得維生素的攝取量減少了很多。雖說頭髮會新陳代謝,每天梳頭時掉一點是正常的,但是當你的生活與飲食習慣過於偏差時,會因攝取過量的油脂性食物,使得皮脂腺分泌過於旺盛而阻塞,此時頭髮不掉也難囉!除此之外,吃太辣的東西會造成髮質乾,而菸酒過多則會讓流經頭皮微血管的血液循環不良。要是你嫌頭髮太多、髮質太好,那就儘量放縱自己吧,只是過沒多久,你可能會悔不當初喔!
3. 多吃梅子可殺菌兼改善體質喔!
你一定不知道有百分之八十五的痛風、高血壓、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血液體質吧?!正常人的血液反應應是呈現弱鹼性,要想讓酸性血液淨化,使它回復成弱鹼性,除了多吃鹼性反應的食物之外,還可以多吃梅子來改善體質!有專家指出,多吃梅子除了可以殺菌之外,還可以淨化酸性體質的血液喔!像砂糖、肉、米和酒等都酸性食品,宜少吃。要不然就要多喝鮮奶乳,多吃海藻類、蔬菜類和酸梅等鹼性食品來中和體質。比方說:你要是吃進100克的蛋黃(酸性食品),那就得吃上1200克的洋蔥或400克的甘藍菜才能達中和的效果!但若以吃酸梅來改善時,卻只要吃5克就行了,因為酸梅含有充分的鈣、鈉、磷和鐵等成分,由此可見它是具有強效的鹼性食品,想要改善體質,一點也不難喔!
4. 喝熱牛奶真能治失眠?
人老了,就容易失眠!過去一般人多以為喝杯熱牛奶的可助眠,事實上,這反而會讓頭腦更清醒,醫師指出,想要助眠,不妨適量補充一些甜食,如甜糕餅、八寶粥或喝杯蜂蜜、果汁等,但是糖尿病者並不適合食用醣類,可適量食用澱粉類食物。另外保持規律性睡眠、少用咖啡和茶、睡張好床、不抽菸、少喝酒、卸下煩憂、不要太餓和經常運動,也都是助眠良方。不過,在早上為了讓頭腦保持清醒,除了多呼吸新鮮空氣,以吃些雞蛋、低脂牛奶、全麥麵包等食物。隨年齡增加,人的身體也跟著逐漸老化,老年人無論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應該多加注意,擁有健康的觀念,若要做好「健康促進」工作,生理方面應注意營養、運動、睡眠和自我照顧;尤其是較肥胖者,營養與日常飲食方面應稍做控制,防止罹病或疾病惡化、並且常作運動,如氣央B太極拳、快走或游泳等都很適合。所以,要身體健康,運動還是很重要的啦!
5. 巧克力入口情緒就變好了!
每次月經來的前幾天,林小姐變得情緒不穩、焦慮緊張、胸部腫脹、頭痛、睡不好,注意力也沒辦法集中。可是月經一來,這些症狀就消失無蹤了,這就是PMS(經前症候群)。PMS通常在二十多歲後半或三十歲出頭開始,四十歲是高峰期,然後持續到更年期為止。截至目前的研究PMS總是出現在月經來潮前四至十四天之間,與月經週期血液中的荷爾蒙有關。另外,據美國貝勒醫學院內分泌教授鍾正芳的研究,PMS可能與血液內鋁太高、硒太低有關。種族、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與PMS無關,倒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飲酒、生過小孩的婦女是好發族群!當PMS來襲時,女人通常會很想吃甜食,尤其是巧克力。說也奇怪,巧克力入口,她們的情緒就變好了。為什麼巧克力可以緩解PMS呢?麻省裡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指出,巧克力可以提高腦內血清素(Serotonin)的濃度,而血清素愈多,就愈快樂。除巧克力外,梅子、番茄、鳳梨、胡桃、也可增加血清素,達到控制PMS的目的,熱量又不太高。但一次大量吃巧克力,可能會因巧克力中的大量單糖進入體內,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血糖驟降,不妨改吃慕斯、冰淇淋、奶昔、優格、脫脂牛奶。而麵食、全麥麵包、麥片、烤蕃薯,因為造成高血糖的速度比單糖(巧克力)慢,不致使胰島素大量分泌,亦可一試。維他命B6是血清素合成所需之輔助因子,富含維他命B6之食物,有鮭魚、牛肉、豬肉、鮪魚、鱷梨等! 。罹患PMS的女人想必都曾有經歷身體浮腫、腳腫、乳房腫脹疼痛之經驗,這是因為身體無法把多餘鹽分排出體外,連帶的把水分囤積在體內,這時妳必須戒鹽,如醃黃瓜、醬油、煙燻食物、醃製品,盡量不要碰。
6. 空肚子的時可不可以吃蕃茄?
有些人愛吃蕃茄,肚子餓時也拿蕃茄來充飢。但是卻不知道,蕃茄中含有大量的膠質、困質以及肺膠酚等可溶性收劍劑成分。這些物質會與胃酸發生作用,形成難溶解的「結石」,從而阻塞胃的出口幽門,使胃內壓加升高,造成急性胃擴張,引起腹痛、嘔吐,甚至發生失液性休克。因此,最好是在飯後再食用番茄。
7. 晚上也有紫外線,仍要注意防
白天熱、太陽大,大家都已經注意到紫外線對我們的傷害,但是很少人知道晚上仍然會 有殘餘的紫外線留在大氣中,對我們也會造成傷害,根據台安醫院皮膚科沈醫生指出, 在夜晚十點以前及凌晨二點以後,因為大氣層對於太陽光的折射,導致夜晚的空氣中仍然持續散射著微量的紫外線,若網友們晚上外出,受到這些微量的紫外線照射,照樣會引發皮膚基底層內黑色素沉澱,並導致皮膚變黑,所以晚上出門的朋友也應該注意防範紫外線對您的侵害。
每當你和一群朋友在一起聚會或是在任何地方,常常莫名其妙的,蚊子特別喜歡咬你,而不去攻擊別人。其實,那是因為你的身體已經非常疲勞血液變成酸性,且鼻中所呼出去的二氧化碳的濃度非常高,此二氧化碳在你的頭上約四呎的地方,形成一股潮濕溫暖的氣流,吸引蚊子來襲擊你。這表示你的身體已不堪負荷,應該馬上回家休息了,不要再透支體力,以免造成更大的問題。美國科學家的實驗,當捕蚊器放在屋外的庭院,平均每個晚上可以捕捉殺死八萬隻蟲子,但其中卻只有少數幾隻蚊子,換句話說補蚊器對蚊子是沒有什麼用的。至於普通的煙蚊香及電蚊香,僅能稍稍驅趕蚊子,仍然有被咬的可能,並沒有廣告說的那麼神奇。而噴茶樹精油在身體上,由於其中所含的成份,反而是防止蚊子叮咬較有效的方法。
2. 常吃香雞排和麻辣鍋容易掉頭髮?
你相信常吃香雞排和麻辣鍋容易掉頭髮嗎?逛街時常常嘴饞,或者因為趕時間而喜歡吃雞排,聞到雞排香味就忍不住掏腰包買一份來吃;而寒流的來臨吹得人冷颼颼,再加上現代人飲食口味重,因此麻辣火鍋於雨後春筍般地成立,愈來愈多人愛上吃麻辣鍋,偶爾吃這些是不打緊,但常常吃的人最好有個心理準備,吃多了很容易掉頭髮喔!吃多了這些刺激性強的食物,再加上過於油膩對於頭髮的生長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甚至會直接造成落髮。許多人因為工作和生活壓力大,又喜歡通宵達旦地熬夜,而偏重口味的飲食就使得維生素的攝取量減少了很多。雖說頭髮會新陳代謝,每天梳頭時掉一點是正常的,但是當你的生活與飲食習慣過於偏差時,會因攝取過量的油脂性食物,使得皮脂腺分泌過於旺盛而阻塞,此時頭髮不掉也難囉!除此之外,吃太辣的東西會造成髮質乾,而菸酒過多則會讓流經頭皮微血管的血液循環不良。要是你嫌頭髮太多、髮質太好,那就儘量放縱自己吧,只是過沒多久,你可能會悔不當初喔!
3. 多吃梅子可殺菌兼改善體質喔!
你一定不知道有百分之八十五的痛風、高血壓、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血液體質吧?!正常人的血液反應應是呈現弱鹼性,要想讓酸性血液淨化,使它回復成弱鹼性,除了多吃鹼性反應的食物之外,還可以多吃梅子來改善體質!有專家指出,多吃梅子除了可以殺菌之外,還可以淨化酸性體質的血液喔!像砂糖、肉、米和酒等都酸性食品,宜少吃。要不然就要多喝鮮奶乳,多吃海藻類、蔬菜類和酸梅等鹼性食品來中和體質。比方說:你要是吃進100克的蛋黃(酸性食品),那就得吃上1200克的洋蔥或400克的甘藍菜才能達中和的效果!但若以吃酸梅來改善時,卻只要吃5克就行了,因為酸梅含有充分的鈣、鈉、磷和鐵等成分,由此可見它是具有強效的鹼性食品,想要改善體質,一點也不難喔!
4. 喝熱牛奶真能治失眠?
人老了,就容易失眠!過去一般人多以為喝杯熱牛奶的可助眠,事實上,這反而會讓頭腦更清醒,醫師指出,想要助眠,不妨適量補充一些甜食,如甜糕餅、八寶粥或喝杯蜂蜜、果汁等,但是糖尿病者並不適合食用醣類,可適量食用澱粉類食物。另外保持規律性睡眠、少用咖啡和茶、睡張好床、不抽菸、少喝酒、卸下煩憂、不要太餓和經常運動,也都是助眠良方。不過,在早上為了讓頭腦保持清醒,除了多呼吸新鮮空氣,以吃些雞蛋、低脂牛奶、全麥麵包等食物。隨年齡增加,人的身體也跟著逐漸老化,老年人無論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應該多加注意,擁有健康的觀念,若要做好「健康促進」工作,生理方面應注意營養、運動、睡眠和自我照顧;尤其是較肥胖者,營養與日常飲食方面應稍做控制,防止罹病或疾病惡化、並且常作運動,如氣央B太極拳、快走或游泳等都很適合。所以,要身體健康,運動還是很重要的啦!
5. 巧克力入口情緒就變好了!
每次月經來的前幾天,林小姐變得情緒不穩、焦慮緊張、胸部腫脹、頭痛、睡不好,注意力也沒辦法集中。可是月經一來,這些症狀就消失無蹤了,這就是PMS(經前症候群)。PMS通常在二十多歲後半或三十歲出頭開始,四十歲是高峰期,然後持續到更年期為止。截至目前的研究PMS總是出現在月經來潮前四至十四天之間,與月經週期血液中的荷爾蒙有關。另外,據美國貝勒醫學院內分泌教授鍾正芳的研究,PMS可能與血液內鋁太高、硒太低有關。種族、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與PMS無關,倒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飲酒、生過小孩的婦女是好發族群!當PMS來襲時,女人通常會很想吃甜食,尤其是巧克力。說也奇怪,巧克力入口,她們的情緒就變好了。為什麼巧克力可以緩解PMS呢?麻省裡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指出,巧克力可以提高腦內血清素(Serotonin)的濃度,而血清素愈多,就愈快樂。除巧克力外,梅子、番茄、鳳梨、胡桃、也可增加血清素,達到控制PMS的目的,熱量又不太高。但一次大量吃巧克力,可能會因巧克力中的大量單糖進入體內,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血糖驟降,不妨改吃慕斯、冰淇淋、奶昔、優格、脫脂牛奶。而麵食、全麥麵包、麥片、烤蕃薯,因為造成高血糖的速度比單糖(巧克力)慢,不致使胰島素大量分泌,亦可一試。維他命B6是血清素合成所需之輔助因子,富含維他命B6之食物,有鮭魚、牛肉、豬肉、鮪魚、鱷梨等! 。罹患PMS的女人想必都曾有經歷身體浮腫、腳腫、乳房腫脹疼痛之經驗,這是因為身體無法把多餘鹽分排出體外,連帶的把水分囤積在體內,這時妳必須戒鹽,如醃黃瓜、醬油、煙燻食物、醃製品,盡量不要碰。
6. 空肚子的時可不可以吃蕃茄?
有些人愛吃蕃茄,肚子餓時也拿蕃茄來充飢。但是卻不知道,蕃茄中含有大量的膠質、困質以及肺膠酚等可溶性收劍劑成分。這些物質會與胃酸發生作用,形成難溶解的「結石」,從而阻塞胃的出口幽門,使胃內壓加升高,造成急性胃擴張,引起腹痛、嘔吐,甚至發生失液性休克。因此,最好是在飯後再食用番茄。
7. 晚上也有紫外線,仍要注意防
白天熱、太陽大,大家都已經注意到紫外線對我們的傷害,但是很少人知道晚上仍然會 有殘餘的紫外線留在大氣中,對我們也會造成傷害,根據台安醫院皮膚科沈醫生指出, 在夜晚十點以前及凌晨二點以後,因為大氣層對於太陽光的折射,導致夜晚的空氣中仍然持續散射著微量的紫外線,若網友們晚上外出,受到這些微量的紫外線照射,照樣會引發皮膚基底層內黑色素沉澱,並導致皮膚變黑,所以晚上出門的朋友也應該注意防範紫外線對您的侵害。
Saturday, January 3,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十品鸚歌念佛超昇
昔日潭州府,有一位官致仕,家庭鄉宦,養得有一隻鸚歌,能作人言。有一日鄉宦來到清華寺。有一僧名清涼長老,鄉宦就請長老回家誦經,清涼長老及眾僧,在堂課誦經唸佛。鸚歌隨口同聲唸佛,句句無差。清涼長老對鄉宦曰:「你一之鸚歌兒,求化吾寺中修行。」鄉宦許之。長老就收鸚歌兒,拿回清華寺,隨眾僧唸佛三載。後遇四祖,就與牠授記開示,晚間鸚歌兒就脫相還元。
眾僧看見鸚歌兒既已死了,遂埋在園中,至十日後,眾僧看見該地出生蓮花,遍地皆香,眾僧以鋤頭掘開,看見蓮腳無蹄,這在鸚歌兒舌尖上生出。
四祖作偈曰:
好個靈禽鸚歌兒 解隨僧口唸彌陀
死埋園內蓮花發 可惜為人反不如
眾僧看見鸚歌兒既已死了,遂埋在園中,至十日後,眾僧看見該地出生蓮花,遍地皆香,眾僧以鋤頭掘開,看見蓮腳無蹄,這在鸚歌兒舌尖上生出。
四祖作偈曰:
好個靈禽鸚歌兒 解隨僧口唸彌陀
死埋園內蓮花發 可惜為人反不如
Thursday, January 1, 2009
四十二品因果錄 - 第九品 高釵女下大海 取父親身屍
秦始皇時,有一位朝臣,姓高名文簡,僅生一女,名曰釵女。自幼行孝,聰明伶俐。一日,秦始皇被不忠之臣奏曰:「東海有仙草,名曰:靈芝草,乃是長生不老之方,有人吃得能長生不老。」秦始皇聞奏大喜,即敕旨意一道,命高文簡往東海,採取靈芝草作藥。高文簡奉旨退朝回府,對夫人將始皇敕旨,命我往東海取仙草之事,說了一遍。高夫人就備酒筵,與相公餞行,飲至更深方睡。
次日,高文簡作別夫人就登船。開行東海之中,忽然一陣狂風大作,將大船傾覆沉沒,高文簡遭狂風沒死在海中。有軍兵抱船板得保性命,回府向高夫人將老爺遭風,死在海中之事稟了一遍。夫人聞此言,放聲大哭不止。高釵女出來,問母親曰:「為著何事如此痛哭流淚?」高夫人曰:「你父親死在海中,並無屍,首回來安葬,無法入祀香火堂。」高釵女答曰:「母親且勿哭,待女兒往到東海 ,取父親身屍回來安葬。」高夫人曰:「女兒呆痴,海水茫茫,你怎麼去取你父身屍?此事斷然不可去!」釵女答曰:「父親身屍若不取回,枉在天地間為人子也。」夫人言曰:「男子尚且不敢去,你年方十二歲,又是女流之輩,焉能去得?」高釵女發誓曰:「我此去若取不得,願同父親死在海中。」
高夫人再三苦勸不聽,釵女竟自身來到東海岸頂,釵女看見海水萬丈波浪,放聲哀哭。哭得三日三夜,感動天神鑒察,觀見釵女果有孝心,天神乃化一人,就來岸上問曰:「你這小小女子,在此海岸啼哭何事?」釵女答曰:「我父親高文簡,奉旨要往東海取靈芝草為藥,船渡至海中,遭受一陣狂風,我父親身屍歿死在海中,我今日要尋取吾父親身屍回家安葬。」天神讚曰:「原來乃是人間孝女,爾在此岸啼哭也是無益,吾今賜爾二件寶貝。一件降水罐,一件定海杓。爾將海水收得三杓在罐中,再不可收。」高釵女將海水連收三杓,果然海水乾去一半。再言水晶宮龍王,看見海水乾去一半,龍王大驚,即命巡海夜叉到岸查看。
巡海夜叉來到海岸,看見一位女子,問曰:「爾是何處妖怪,把我海水收乾了一半?」釵女言曰:「我父親高文簡,歿死在海中,我要尋取父親身屍,回家安葬。」夜叉即問:「爾將何物收我海水?」釵女曰:「我哭得三日三夜,感得有一位神人,賜我定海杓、降水罐,教吾收三杓,見海水就乾了一半。」夜叉曰:「原來爾乃人間一位孝女,待吾回轉龍宮,朝見龍王。」夜叉遂啟奏龍王曰:「查得高文簡之女,尋取父親身屍,感動神人,賜了寶貝收海水。」龍王聞奏大喜曰:「此是賢孝女兒,敕命魚兵蝦將,就將高文簡身屍扶送上海岸,與孝女收回。」釵女即將降水罐水倒回海中,海水依舊,將降水罐、定海杓送還神人,天神遂接回寶貝赴昇天庭。高釵女將父親身屍,扶回到家中,高夫人與釵女,拜謝天庭庇祐,即時安葬。
作偈曰:
化現高釵行大孝 定海尋爹得屍回
拜謝天庭無可報 芳名千載女中魁
次日,高文簡作別夫人就登船。開行東海之中,忽然一陣狂風大作,將大船傾覆沉沒,高文簡遭狂風沒死在海中。有軍兵抱船板得保性命,回府向高夫人將老爺遭風,死在海中之事稟了一遍。夫人聞此言,放聲大哭不止。高釵女出來,問母親曰:「為著何事如此痛哭流淚?」高夫人曰:「你父親死在海中,並無屍,首回來安葬,無法入祀香火堂。」高釵女答曰:「母親且勿哭,待女兒往到東海 ,取父親身屍回來安葬。」高夫人曰:「女兒呆痴,海水茫茫,你怎麼去取你父身屍?此事斷然不可去!」釵女答曰:「父親身屍若不取回,枉在天地間為人子也。」夫人言曰:「男子尚且不敢去,你年方十二歲,又是女流之輩,焉能去得?」高釵女發誓曰:「我此去若取不得,願同父親死在海中。」
高夫人再三苦勸不聽,釵女竟自身來到東海岸頂,釵女看見海水萬丈波浪,放聲哀哭。哭得三日三夜,感動天神鑒察,觀見釵女果有孝心,天神乃化一人,就來岸上問曰:「你這小小女子,在此海岸啼哭何事?」釵女答曰:「我父親高文簡,奉旨要往東海取靈芝草為藥,船渡至海中,遭受一陣狂風,我父親身屍歿死在海中,我今日要尋取吾父親身屍回家安葬。」天神讚曰:「原來乃是人間孝女,爾在此岸啼哭也是無益,吾今賜爾二件寶貝。一件降水罐,一件定海杓。爾將海水收得三杓在罐中,再不可收。」高釵女將海水連收三杓,果然海水乾去一半。再言水晶宮龍王,看見海水乾去一半,龍王大驚,即命巡海夜叉到岸查看。
巡海夜叉來到海岸,看見一位女子,問曰:「爾是何處妖怪,把我海水收乾了一半?」釵女言曰:「我父親高文簡,歿死在海中,我要尋取父親身屍,回家安葬。」夜叉即問:「爾將何物收我海水?」釵女曰:「我哭得三日三夜,感得有一位神人,賜我定海杓、降水罐,教吾收三杓,見海水就乾了一半。」夜叉曰:「原來爾乃人間一位孝女,待吾回轉龍宮,朝見龍王。」夜叉遂啟奏龍王曰:「查得高文簡之女,尋取父親身屍,感動神人,賜了寶貝收海水。」龍王聞奏大喜曰:「此是賢孝女兒,敕命魚兵蝦將,就將高文簡身屍扶送上海岸,與孝女收回。」釵女即將降水罐水倒回海中,海水依舊,將降水罐、定海杓送還神人,天神遂接回寶貝赴昇天庭。高釵女將父親身屍,扶回到家中,高夫人與釵女,拜謝天庭庇祐,即時安葬。
作偈曰:
化現高釵行大孝 定海尋爹得屍回
拜謝天庭無可報 芳名千載女中魁